经历了2009年金融危机带来的阵痛,五金行业在2010年一季度普遍进入恢复期。从有关部门发布的一季度进出口形势和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一段时间的摸底调研中我们发现,一季度行业出口形势大为改观,甚至出现了海外订单的“报复式”增长。但当行业为此感觉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春节以后,东南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城市,像往年一样出现了“用工荒”、“招工难”。所不同的是,疑难问题没有难倒企业。这究竟为什么?是劳动力资源的绝对减少,还是用工单位的薪资难以吸引工人加入?笔者通过对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拉链等行业的采访调查发现,在劳动力绝对数量并未减少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从东南沿海向内地回流,这其中二三线内地城市近年的发展及工资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在后危机时代,协会年初提出的“质量提升年”,企业未雨绸缪及早加大装备投入,这些既解决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又在长远竞争中增加了实力,是对危机过后企业的有利补充。
业内早有有识之士判断,“中国制造”的低劳动力成本因素不断下降,再像以往那样依靠廉价劳动成本获得利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依靠先进设备,实现生产自动化提高单位劳动效率,这将是五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来源: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