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LED照明虽受推崇 成本高仍是推广关键
  • 发表日期:[2010-06-04]

  • dbzz.net

        在上海世博园里,半导体照明的大规模应用成为“低碳世博”的又一重要诠释。正如在186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电灯塔、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的煤气灯、1878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白炽灯,上海世博园内的半导体照明在实现其照明功能的同时,其自身也成为重要的展示项目,并在整体上提升了夜间世博园区的艺术表现力。    

        首次在城市街区大规模使用    

        近年来,半导体照明逐渐成为各国节能技术新领域的竞争焦点。早在2000年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和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就已采用了部分半导体照明技术,但其应用范围及规模非常有限。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LED芯片出现在了上海世博园的室内外照明、景观装饰、指示牌、信息显示屏等各个方面。    

        以“一轴四馆”为例,LED是其主要的照明方式。    

        世博主题馆在照明设计方面采用了水幕投影、太阳能和半导体照明结合、照明控制等技术来实现主题馆建筑照明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主题馆建筑景观照明主要采用LED技术。在南北立面,幕墙铝板开出了疏密向上逐渐递减的方形镂空孔,形成立面肌理,照明设计利用铝板开口,在下方安放全彩LED线型投光灯投射,构成立面光的空间节奏感。东西立面的生态绿化墙则采用随机排列的全彩LED装饰灯具镶嵌于摇曳的植物中,体现出世博与自然的互动。    

        外形如同“飞碟”的世博文化中心,更采用了夜景照明意向配合建筑设计的概念,突出“太空来客”的未来感,着重投光表现“飞碟”光洁圆滑的壳体,配合壳体表面开启的圆形窗以及中部环廊的内透照明效果,创造出一个在浦江边散发时代活力的地标建筑形象。其照明方式主要是通过在圆形窗下部安装的LED线型投光灯照亮窗洞的侧壁以及内壁,产生内透光的效果。其下壳由中间向外升起,也采用放置在地面的LED投光灯由下而上进行投光。    

        世博中心的照明设计主要采用LED光源。其内部一个2000平方米、可容纳600人的中型会议厅全部采用LED照明,实现了这一绿色照明技术由景观向实用的跨越。世博中心的建筑外观照明也采用了两种色温的线型LED,进行内透光的照明。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在建筑立面上呈现出丰富高效的夜间照明效果。    

        备受关注的中国馆,在外观照明中运用高显色性的LED投光灯具照亮红色的主体结构,充分表现了该馆“中国红”的色彩。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周敏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博园区内共有10.3亿颗LED芯片被应用;世博场馆室内照明光源中,约80%采用了LED绿色光源,相较于普通白炽灯省电约达90%。

        “这是LED照明首次在中国城市街区大规模集中使用,也是世界上最集中的半导体照明技术示范应用。”周敏浩表示。    

        成本高仍是推广关键    

        “LED照明在老百姓家里就可以用,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成本有点高,与一般的节能灯相比价格较贵,可能主要还是会用在装饰方面。”周敏浩介绍,目前在照明方面,政府仍以推广节能灯为主。2008、2009两年,上海市共推广节能灯1000万只。推广的主要是简易型节能灯,如超市里面卖的节能灯,在制作上相对较为简单。为了解决节能灯的价格问题,政府在推广过程中会给予一定补贴。    

        周敏浩说,简易型节能灯的节电效果同样可观,如果1000万只灯全部使用,每年可节电5亿千瓦时。    

        上海半导体照明产业孵化器董事长李曼萍则认为,世博会为LED的光色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数据。这些都有望推动LED照明进入家用照明领域。

    (来源:科学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