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下半年车市不容乐观 五月汽车销量降近14%
  • 发表日期:[2010-06-10]

  • dbzz.net

     

        从3月起,车市增速逐月放缓已引起关注。5月汽车销量是涨是跌对于“车市是否迎来拐点”这一争论有着“盖棺定论”的味道,并直接影响车企对于下半年车市的研判:5月国内汽车销量119.47万辆,环比降13.95%;5月汽车产量131.27万辆,环比降14.36%。虽然1~5月份汽车累积产销量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增速放缓成为车市不争的事实。“年初所有人都过于乐观了。”一车企高层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如是表示。
        两因素造成自主品牌份额下滑

        增速放缓,处于最低端的自主品牌受影响最大,数据显示,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产销量占比分别为41.8%和41%,较4月分别下降3.37和1.44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二三线城市多年积累下来的消费热情爆发逐步消失,汽车下乡和购置税减征政策拉动效应逐渐减弱,以及合资品牌全面“往下压”,是造成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

       “销量确实不是很乐观,从来没有碰到如此奇怪的5月。”一自主品牌经销商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他所说的“奇怪”是指5月的“高开低走”。五一小黄金周期间,无论是到店看车人数,还是实际成交数都优于往年。“但中旬过后,人流量急剧减少,最后两个礼拜只卖出为数不多的几台车。很多人都跑去买合资车了。”

       “合资品牌往下压对我们压力最大。”“去年卡罗拉没有什么优惠,现在一台优惠1.2万元,马自达6直降3万元,骐达、思域等车型也有不同程度优惠。”另一自主品牌经销商道出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实际上,打价格战一直是自主品牌最擅长的营销手段,但如今却被合资品牌大举降价弄得一败涂地。“再观望一段时间,相信车企也会给政策,如不再增加优惠幅度,恐怕下半年难熬了。”

        库存持续增长 经销商压力大

        销量环比下降,库存却逐渐增长。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企业库存和经销商库存总量较4月份增加6.49万辆,总库存量突破100万辆大关。从乘用车库存周期来看,1~5月份的乘用车库存周期逐月分别为43天、40天、47天、 49天和53天。其中MPV的库存周期明显高于其他车型,1~5月份库存周期逐月分别为51天、48天、55天、53天和59天。

        分析人士认为,库存总量持续增加给经销商运营带来许多不可预测因素,而且,随着6~8月传统销售淡季的到来,库存不降反增的可能性极大。“降价,唯有降价销售才是降低库存的最有效方法,没有其它办法。”

        按照以往经验,未来三个月的销售淡季是车企和经销商“蛰伏”的三个月,但由于去年爆发式增长,今年车企都大幅提升产能,产能一旦上去,即便想“刹”停,也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今年淡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将会是空前巨大,反馈到市场上,五月初开始的降价促销政策一直延续至今,非但没有取消,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下半年车市不再乐观

        鉴于今年以来汽车销售数字逐月下降,国内大部分车企对下半年车市预测不再乐观,有些甚至是悲观,“四季度车市将出现负增长”、“中国汽车将进入调整期”等观点成为主流。


       “中国市场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一进口车企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他对中国车市的看法,“当所有人都认为它要下跌时,它就会来一次井喷,最为典型的莫过于2009年。当所有人认为它应该快速增长时,它就会给你来场‘寒流’,如2004年。”“今年下半年车市会是怎样,我也不知道,但整体还是会增长,只是增幅不如预期。”

        对于2010年汽车总体销量,行业普遍预测增速为20%左右,接近或达到1700万辆,但按照目前态势,完成这一目标,难度不小。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年是最佳购车时机,尤其是随着竞争程度不断加剧,促销幅度将随之增加,车市不再是2009年的“买方市场”,而是将重新回归“卖方市场”的正常渠道。

    (来源:信息时报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