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铁矿石交易金融化 中国钢企预计“被参与”
  • 发表日期:[2010-07-01]

  • dbzz.net

    铁矿石交易的金融化时代来了,且“名正言顺”开始为下游所接受。据《金融时报》6月30日报道,日本三井商社已与瑞士信贷(CreditSuisse)签订了日本首个铁矿石掉期交易。

        由于目前的季度定价模式,已与起伏的现货市场高度关联,利用掉期交易来对冲现货市场的价格,铁矿石正成为外资银行、交易所等金融机构追逐的新目标。“遥远地观察”,6月30日,一家外资投行的驻华高管人士这样形容中方此时对铁矿石掉期交易的态度。

        “中国对金融衍生品的整个态度都比较谨慎,这又涉及到敏感的铁矿石问题,目前只有少数不受监管的企业,通过有限的渠道,参与一小部分。”他说。

        更多的中国钢企、贸易商、监管机构,在金融衍生品不可控的风险面前,除了观望,正在“痛苦而充满抗拒”地准备着。

        掉期交易扩大

        铁矿石掉期交易,以铁矿石指数为交易标的,由于指数无法交割,因此到期均以现金结算。而以现金结算的过程涉及到两个价格,一是约定的买入/卖出价格,一是按合同规定的参考价格,比如,某段时间内铁矿石指数的平均价格,两者之差就是掉期交易者的利得或损失,相当于对铁矿石在这两个价位上做了个一买一卖的操作。

        据悉,三井大宗商品交易和风险管理部门总经理TomohiroSaeki表示,此次交易是日本“在铁矿石掉期市场中的一次试水”,涉及的是2010年下半年每月1万吨的铁矿石。

        “日本这样一笔交易量不大,甚至可以说非常小,”6月30日,上述投行高管向本报记者表示,“但以后很难讲,因为有需求,估计整个市场会非常大。就像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一样,也经历了从少量到爆发式的增长。”

        据统计,目前铁矿石金融或衍生品市场的规模仍然很小,约为3亿美元。但有分析人士预测,到2020年时,铁矿石掉期额将增长至约2000亿美元。

        扩大的不仅是容量,还有其速度。

        2009年4月,新加坡交易所宣布推出全球第一份铁矿石掉期结算合同(SWAP),用以对冲铁矿石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刚推当月,新交所的月度铁矿石交易量只有16.15万吨,但到今年1月份,交易量已猛增至141.85万吨。

        上述投行高管表示,目前,新加坡交易所的月结算量已有差不多200万吨左右,铁矿石掉期结算合同的发展势头比较迅速。

        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金属交易全球负责人雷蒙德?凯(RaymondKey)进一步表示,“(铁矿石掉期)额实质性激增”的所有要素都已“具备”。

        据笔者了解,目前几乎所有知名外资银行、交易所等金融交易机构,对于全球展开铁矿石掉期交易充满了推广的兴趣。

        目前,除新加坡交易所和德意志银行外,伦敦清算所(LCH)、美国洲际交易所(ICE)、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控股公司等,也开始提供铁矿石掉期期货交易和结算服务。

        中方“痛苦”研究

        借日本迈出的这一步,金融界人士毫不讳言,希望日本贸易商和钢铁生产商们的这类举措能引起效仿。

        还有消息表明,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三菱(Mitsubishi),也在和银行为明年安排的、规模大得多的铁矿石掉期套保交易进行谈判。

        对此,国内一家大型铁矿石贸易商的负责人士6月30日告诉笔者,目前国内外很多金融机构,也很主动约找钢厂、贸易商等行业参与者,共同参加一些培训、会议等。

        “对铁矿石掉期交易,我们也正在处于研究、关注阶段。但是要尝试这样的交易,必须经过报批。目前监管很严,怕引起额外风险,央企基本不允许参与这类境外金融衍生品交易。”该负责人表示。

        “但我个人预计,最终中国钢铁业还是不免会‘被参与’其中。监管机构到了一定阶段进行放开的可能性很大,当然,在审批的流程,交易量、资金门槛上,会有限制,不是所有人和所有企业都能做。”他说,“所以我们也正在内部进行研究、学习,等待放开时可以考虑行动。”

        这几乎是中方大多数行业参与者的反应。不少钢企人士也认为,先行研究,以求合适时“为我所用”,既不触碰政策红线,又可继续观察行业风险。

        此前,国内最大民营钢企沙钢集团的董事长沈文荣就曾表示,虽然沙钢尚未开展掉期交易,但公司已经开始研究季度定价的基准之一,新加坡普氏指数。

        上述投行高管人士则观察认为,中国钢铁业对这一新领域的研究,“痛苦”,且“带有拒绝性”。

        “一开始甚至不愿研究,怕被别有用心者伤害,现在心态上开放了一些,但国内目前基本都没有参与者,交易量也主要来源于海外,仍处于尝试的摸索期。”他说。

        去年8月,中国五矿商会就曾发出通知,提醒会员单位避免参加各投资银行开创的新的铁矿石掉期交易业务。

        五矿商会担心,国际上的掉期交易多由各大投行设立,并由他们充当做市商或者代理商,与传统的场外交易相比,掉期交易的风险性较高。

        分步主动参与

        同样在风险面前,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到,铁矿石的金融性已经越来越强,作为最大买家的中国,若无法施加一定影响,纯粹成为金融机构套利工具的牺牲品,则越发被动。

        上述央企贸易商负责人士向笔者直言:“如不参与,也会变相被人家套利,因为现货市场本身也极易受到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参与,至少成为市场的主导参与者。”

        中方部分机构,把“试水”目标,先放在了铁矿石指数上。

        除掉期交易、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围绕铁矿石产生的金融链条,还包括“指数”这一重要环节,这也成为众多投行铁矿山及掉期合约的参照物之一。

        目前,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铁矿石指数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环球钢讯(SBB)的TSI指数、英国金属导报(MetalBulletin)的MBIO指数,和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普氏指数。

        据记者了解,TSI指数目前主要统计品位分别为62%和58%的铁精粉,到中国港口的CFR(到岸)价格每日变动趋势;MBIO指数则是以中国青岛港(CFR)62%品位铁矿石为基准,将所有56%~68%品位铁矿石折合为62%品位。普氏指数,则以折算成品位62%的青岛港铁矿石现货矿到岸价计算。

        因此,英国金属导报(MetalBulletin)铁矿石价格指数总监CameronHunt曾指出,目前制定出的TSI指数和普氏指数都要比MBIO指数价格高,促使矿山和金融业界更倾向于这二者。而MBIO指数,更应该为广大中国客户接受。

        “MBIO指数更低,与中国价格由我们提供有关。”钢之家网站总经理吴文章告诉笔者。

        在与MB谈合作之初,吴文章就明确表示,除了中国具备全球仅有的现货矿之外,还有大量的自有矿,还有大量协议矿,这两块不能不并入计算。

        “既然要做铁矿石综合指数,所有的矿石都该综合计算,不然肯定不够客观,结果也肯定偏高。普氏指数之所以高,就是以中国现货矿为参照。”

        他说:“中国人应该去做好的是,季度定价的参照系到底是什么?供需双方如何确认?我们自己怎么去施以影响。”

        面对金融化趋势,这种主动出击的姿态,在钢铁专家戴国庆看来也十分有必要。但他同时指出,时至今日,对于现货市场的认知,中国钢铁业内自身还存有矛盾。

        “长期以来,有一种声音认为现货市场就是人为炒作、流通秩序混乱的代表,不应作为矿价谈判的重要基准点。如今对于这一块,从企业到官方是否需要重新认知,是否需要认真研究定价公式,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他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