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不确定因素增加 产业发展或现前高后低趋势
  • 发表日期:[2010-08-25]

  • dbzz.net  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今年二季度电子信息产业延续一季度回升向好的势头,生产呈现较快增长,但增速略有回调。电子信息产业生产、投资、出口均高于工业平均水平,通信业业务总量和营业收入增速稳步回升。下半年,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国内外市场及宏观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产业发展可能出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因此要保持扩内需、稳出口各项政策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推进3G、TD发展及三网融合试点,及早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信息产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A 数据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出口未恢复危机前水平
      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了20.4%,比同期工业平均水平提高了2.8%,比一季度回落3.7个百分点。以2008年为基期,近两年上半年平均增速为9.4%。
      2010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新增固定资产较多,但新开工项目出现下降,投资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投资加速增长,新增固定资产增势突出。2010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2亿元,同比增长41%,新开工项目2271个,同比下降8.7%。
      新开工项目出现下降,计划投资额继续快速扩大。上半年,新开工项目2271个,同比下降8.7%,比一季度增速(37.8%)下降46.5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新开工项目546个,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8个,降幅为47%。上半年新开工项目增长较快的领域主要是计算机外部设备、集成电路、家用影视设备等行业。
      家用视听、计算机和电子器件行业投资增速加快,电子材料、通信设备行业下滑明显。上半年,家用视听、电子器件行业分别完成投资63.8亿和640亿元,增速分别由去年同期负增长(-31.1%和-16.4%)转为正增长75.2%和86.6%,其中电子器件行业的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分别由去年同期的下降39.1%和14.2%转为正增长94.2%和16.4%,光电子器件行业同比增长96%。计算机行业完成投资209.6亿元,同比增长59.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0.4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实施抑制多晶硅行业产能过剩政策,电子材料行业投资下滑明显,尤其是信息化学品行业投资增速由去年增长90.1%转为下降13.2%。受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上半年下降30.9%)影响,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持续放缓,仅增长10.4%,低于去年同期28.8个百分点。
      东部投资加快回升,西部投资增速回落。上半年,东部地区完成投资1428亿元,同比增长44%。新开工项目1238个,同比下降26.4%。中部地区完成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52.8%,新开工项目864个,同比增长31.1%。西部地区完成投资301亿元,同比增长11.7%,低于去年同期63.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169个,同比增长15%。
      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额达到45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8%,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3.4%。其中出口2624亿美元,同比增长38.9%;进口1902亿美元,同比增长46.0%,但增速略有回调,出口仍未完全恢复危机前增速水平。
      其中,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出口增势突出。上半年,电子元件出口352亿美元,同比增长52.2%;电子器件出口295亿美元,同比增长69.5%;电子材料出口26亿美元,同比增长65.3%,以上三个行业出口增速明显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计算机产品出口990亿美元,同比增长42.0%,略高于全行业平均增速。家用电子电器、通信设备出口397亿和421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3%和21.0%,落后于平均水平。出口金额前三名产品为:笔记本电脑426亿美元,增长59.6%;手机195亿美元,增长21.5%;液晶显示板及模组127亿美元,增长74.9%。大部分行业进口保持快速增长,计算机、电子元件及电子器件进口分别增长52.5%、51.9%和47.3%。
      一般贸易出口增势突出,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较快。上半年,一般贸易出口429亿美元,同比增长56.4%,高于出口平均增速17.5个百分点;来、进料加工贸易出口分别为263亿和1785亿美元,增长32.7%和34.6%,增速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6.2和4.3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口394亿美元,增长39.2%;来、进料加工贸易进口259亿和861亿美元,分别增长58.1%和43.1%。
      民营企业出口增速继续领先。上半年,民营企业出口221亿美元,同比增长71.5%,高于出口平均增速32.6个百分点;外商独资企业出口16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5%,同比增长37.2%,比全行业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183亿美元,同比增长40.1%。
      对欧盟出口依然保持较好势头。上半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列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出口额达到581亿、507亿和18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1%、31.4%和37.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对欧盟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如对德国、意大利、荷兰、法国等国出口增速分别为60.6%、63.5%、69.0%和69.7%。
      上半年,我国累计实现软件业务收入6048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信息技术增值服务收入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收入分别为724亿元和560亿元,同比增长36.1%和34.6%,高于全行业收入增速7个和5.5个百分点。随着集成电路行业复苏,上半年完成设计开发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86.4%。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和支持服务、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2151亿元、1230亿元和1042亿元,分别增长26.4%、25.7%和19.6%。
      B 分析
      生存模式悄然生变三大问题不容忽视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内外需战略的调整给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使得一直依赖于出口的模式发生了变化,而依赖投资和高投入的增长模式也不可持续。
      问题一:内外需调整,要从出口导向转为靠内需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原来依赖于出口,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在当前这样一种调整下,对产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人力成本普遍提升。今年全国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广东电子企业工人工资提高15%以上。由此带来的代工模式调整和企业区域转移非常明显,这对中小企业的成本构成压力。
      汇率政策的调整。今年6月国家恢复人民币汇率弹性机制调整。电子信息企业为我国加工贸易贡献很大,但对人民币升值承受力比较低,在新的机制下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课题。
      今年实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的前提下,有一定的紧缩。这几方面因素使得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长期以压低要素价格和获取比较优势发展的模式面临着调整。
      问题二,发达国家对信息网络制高点的争夺。受金融危机冲击,发达国家把信息网络作为竞争当中新的制高点,并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其他行业的一种深度的运用。日本政府的“I-JAPAN战略”,韩国政府的“IT韩国未来战略”,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更新数字发展战略,美国拟实施“国家宽带计划”,欧元区通过了2020年战略计划,都把通信技术的创新作为他们发展战略重要的切入点。
      问题三,产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管理体制跟产业发展及“三网融合”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完善加强。
      C 预测
     下半年增速或减慢预计全年增加值增长15%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开始走上恢复性上升通道,回升向好基础得到巩固,但形势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仍很突出,需要继续加快结构调整,促进平稳发展。
      全球市场逐渐转好。据IDC预计,全球IT支出将增长4%以上,半导体行业收入将增长20%,PC出货量将增长20%左右,彩电、手机市场都将出现两位数增长。而代表行业风向标的半导体价格呈回升态势,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走上复苏的态势。
      金砖四国中印度、巴西、俄罗斯市场的增速在不断提升,这将有利于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
      但欧元区部分国家发生债券危机后,引起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发达国家对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的争夺日益加剧。这将对电子信息产品的出口增加一些新的变数。
      另外,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较高,国际大宗商品如石油、钢铁价格持续振荡,这些将增加国际贸易环节的复杂性。
      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的走向是保持总体的稳定和连续性,以防止政策连续出台产生的一些效应。
      在扩内需方面,国家继续加强内需的拉动作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的措施力度在加大,并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限价,调整补贴的范围,同时以旧换新的政策在不断完善,实施的区域不断扩大。而3G和“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在积极推进。
      今年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比较快,特别是外部需求的回暖带动了电子信息产业全面回升。去年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振兴规划在逐步落实,3G和TD发展带动了投资。目前3G已达到950亿元的水平,这对制造业的投资有重要的拉动。随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彩电工业的转型,全国掀起了发展热潮,投资超过2000亿元,将对产业带来新的发展后劲。
      但电子信息产业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现,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艰巨。如自主创新的不足、核心技术器件的缺乏、加工贸易比重大、区域发展不协调、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的缺乏等问题急需解决。当前国内的成本优势在逐步丧失,原材料价格、人力成本的升值,将影响产业投资的比较优势。
      综合来看,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下半年增速将慢于上半年,预计全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左右,收入增长将超过6%,产业出口和投资增速将保持两位数水平,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5%左右。
      相关报道
                  通信业务创新需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机遇
      在近日召开的2010第一届中国通信业务创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管理局巡视员张新生宣读了工信部总工程师苏金生对大会的致辞。苏金生在致辞中表示,通信行业要抓住两化融合、发展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3G和宽带建设的市场机遇,加强新业务开发推广。
      苏金生指出,随着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业务量和用户规模也不断扩大,绿色、低碳、创新等理念对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把握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全面实施,并要分析研究智慧地球、低碳经济、重整高端制造业等理念中符合中国国情和科学发展特征的部分。
      为此,他建议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信息网络技术业务与生产要素、生产过程及产品管理及运行方式的融合,加速改造产品。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面向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业务形态,鼓励网络出版、动漫、网游、手机媒体等新兴网络服务,并且结合网络升级换代、融合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扩大网络和服务范围,丰富网络内容和应用,促进信息服务消费,充分发挥通信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方式的积极作用。
      其次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加强通信业的创新。面对多媒体化、融合化、集成化、信息服务转型的行业发展大趋势,要大力推进业务创新,提升服务层次,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和群众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要多层次地推进科技融合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信息化,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益和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扶持数字家庭、无线城市、移动办公等各类市场应用,推进实施三网融合,打造数字化新生活,积极开展农村信息化,促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社会和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多元和质量优良的创新应用和业务产品。
      另外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协作共赢,不断提升整体及核心创新能力。鼓励各通信企业积极探索有特色、附加值高,符合消费习惯的新业务、新应用,打造企业的核心创新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的良好市场发展格局。
      同时不断完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加强业务开发与网络内容、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调合作。研发设计、产品制造、网络建设、运营管理、服务支撑等环节加快整合创新、集成创新和系统创新。推进实现4C融合,建立软硬件创新体系,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当然还要重点抓好市场规范和管理,为通信业务的创新和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来源:中国工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