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我国渔业装备现代化刻不容缓
  • 发表日期:[2013-05-29]

  • dbzz.net

      我国海洋渔业要走向外海、走向大洋、走向极地,就必须走大渔业装备技术发展之路,造船与渔业生产企业须携手合作,开发先进、适用、配备先进渔业生产装备的船型,加快以液化天然气(LNG)为燃料的新型节能环保主机等的研发,推动现代渔船装备向绿色、节能、现代化方向发展。这是4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2013现代渔船装备技术发展研讨会上,200多位来自水产、造船、高校以及渔业装备界人士达成的共识。

      我国要从世界渔业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渔业强国,加快渔业装备现代化步伐刻不容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杨子江指出,我国渔船数量约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约有40万艘为海洋捕捞渔船,但我国现有渔船及其装备水平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小船多、大船少,木船多、钢船少,老船多、新船少,近海船多、远洋船少,投入多、产出少”的问题长期存在,因此必须紧跟世界远洋渔业装备技术全球化、集约化、信息化、服务化发展潮流,加快我国远洋渔业装备升级步伐。

      广东湛江胜浪海洋捕捞研究所所长谢永青对我国渔船装备水平低的现状感触颇深。他表示,具有良好性能、装备了先进渔业生产设备、满足国际海事组织节能减排要求的新型渔船,是扩大我国渔业生产规模、运用渔权保护海权、满足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我国要加强造船、渔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大远洋渔船装备示范科研项目实施力度,促进船舶设计单位和渔业技术组织之间的市场协作,为渔业生产走向大洋、走向极地作出贡献。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八研究所民船部副主任张超对我国大型远洋渔船的自主研发问题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我国大型渔船及专业远洋渔船缺乏,船舶老龄化问题严重,捕捞作业工法传统,进口旧船所占比例很高。为最大限度地落实“占有即权益”的国际渔业资源管理规则,维护国家权益,打破渔业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一定要自主研发大型远洋渔船,促进海洋渔业科学发展。

      此外,研讨会上,来自高校、渔业装备研究制造企业的代表对现代信息技术、新型节能光源、新型节能减排设备在渔船上的应用进行了专题介绍。

    (来源:中国船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