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际市场  
  • 美铝董事长:改革关键是让私企平等竞争
  • 发表日期:[2014-09-15]

  • dbzz.net

      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于9月10日至12日在天津举行。在主题为《变局下的中国商业环境》论坛上,美国铝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laus Kleinfeld表示,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说如何对于我们的国企进行什么样的一个改革,而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些私营企业有同样的能够进入市场的平等竞争的一个机会。

      以下是文字实录(部分):
     
      Klaus Kleinfeld:事实上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13亿人口,这些人都非常聪明,而且中国他为自己的企业家精神而知名,如果我们看一下美国的情况,看一下美国的西海岸的硅谷,你能够看到非常多的中国人在那里工作,他们有非常强的企业家精神,他们在建立新的企业。而且在那里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就是让我们的市场来作主,同时给年轻人机会,如果说这些年轻人他能够得到一些基金的话,他就能够把自己的创意落实处,所以我们的问题并不是说如何对于我们的国企进行什么样的一个改革,而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些私营企业有同样的能够进入市场的平等竞争的一个机会。

      因为我们知道目前位置,也许我们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非常平等的机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任何一个私人想要建立自己的公司成本相当的高昂。

      昨天我们在和李克强总理私人的会谈当中,当时我们得到的这个想法就是,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平衡的发展的经济,而现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要做的一些改革,比如说要对于一些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是非常好的,但是更多的是要创造平等的环境,我已经是在好多年前就开始到中国进行访问,非常典型的是,我每年都会到中国的大学和学生进行交流,当年我来大学很难跟他们进行交流,但是现在他们已经说很好的英语,已经可以很好的跟他们交流了。我记得十年前我在问他们问题的时候,你们毕业以后究竟想怎么做?你是想创业还是要进国企、还是要进外企呢?非常清楚的是,十年前,人们都说我们要进一些外企,因为我们觉得这些国际公司给我们一个国际的视角,我说的是十年前的事情。可是今天你问同样的问题的话,大部分的人他都会说我要去国企,所以你这么问他说为什么想去国企的时候,他会说给我更多的成长空间。

      所以我认为,对于一个经济而言,也许我们对于人才的分配就会有一些不平衡了,我们特别希望对于这种人才的分配方面还能有一个更好的分配,我相信对于国企需要改革,因为这种垄断性使得厂子他的运转不够有效率。可是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不能够让这种国企是一家独大,也要保证各种国际的视角,我们的人才才能够在这些企业当中自由的选择,而不是一边倒的选择。
     
      主持人:我也想来问一下我们国际友人美国铝业和阿拉伯的,咱们现在很多已经是世界五百强,五百家全世界最大公司已经一百多家,他们不光国内竞争的问题,他们还面临着国际竞争的问题,把他们的工资拉到老总10万美金左右,对这个问题是更好的促进了企业发展呢,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Klaus Kleinfeld,你想象一下你旁边这位副总,想象一下他要有大幅的薪酬的缩减,而他确是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企业之一,他的年薪可能都不能超过10万美元一年,您是怎么想的?
      之前我们讨论过这种核心的所有制本质是什么,就是说你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减少这种激励的话,减薪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这是不是你想看到的。我个人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人才是基础,如果薪水好的话他会配置到他最想去的地方。另外一点,如果有其他的公司跟你一起投资的话,这个怎么办呢,如果你有合作方怎么办呢。你如果希望有更广的、更可持续的发展的话,我们更关注的一点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有一个很好的公平的金融的环境。每一个人、每一个公司都能够以平等的透明的方式来获取到他们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否则的话这些资源就没有办法自由的流动,这实际上也是我认为一种更好的企业治理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能做到当然是很棒。

      我们的董事会开会也经常会谈到这样的话题,我从董事会的讨论当中也能学到很多。当然可能观察的角度不一样,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他们是非常希望能够走向国际市场,他们希望能够更加的全球化,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强的这种洞察力,希望董事会有更大的这种影响力,董事会的成员可能也会有不同的一些观点和想法,如果你想提到刚才你说的一个问题,比如说环境、环保的问题,并不是在中国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履行他们的环保义务,也不是说他们每一个企业都能够保证生产安全,有一些做的好,有一些做的不好,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在各个国家都会遇到。

      说到这里的话,你需要有一个标杆放在那儿,要设定标准让他们去执行,这取决于说到底你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从官僚体制的角度来说、从政府的角度来说,他可能考虑的面非常多,中央一级的、省一级的、地方一级的,他们有自己的财政压力等等,他们考虑的问题会很多,又不能裁员等等。

      所以如果有这样的一种限制的话,可能在全球的竞争力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
      这个可能有点简单化了,比如说到税收这种工具,如果他们享受的收益太高了的话,他们可能出于减税的目的,会把他们收入的一部分转到其他的方向,这其实对于社会是一种回馈,也是一件好事。我觉得在这方面其实可以有更细节的探讨,因为问题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来源:全球五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