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邓满球:香港印刷业正在走下坡路
  • 发表日期:[2010-04-28]

  • dbzz.net

             4月27日上午,时隔一年,笔者再见到邓满球先生时,他正在亚洲国际博览馆7号展馆论坛区内,观众席左侧一堵竖墙边,拍摄当时讲者,佳能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能香港”)专业图像产品支持科高级市场主管梁洛枫先生的演讲,神情十分专注,笔者留意到他相机镜框里的人物十分丰满,看来是十分用心。这也难怪,他去年同期担任香港数码印刷协会的副会长,改选后担任会长,而佳能香港现为香港数码印刷协会的委员。

      香港政府奉行“不理、不干预政策”

      笔者与邓满球交流时,随意提到,“宁波我要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系宁波市政府引进的企业。他接上话题,认为香港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对企业补贴的并不多,也“要靠熟人”,奉行对企业“不理、不干预政策”。

      “我觉得政府这样好,如果政府参与太多不好。因为政府不懂。一般政府是被动,主动未必是好事。日本很多设计师,自费留学,日本政府不会‘帮补’。香港政府多少会有点‘帮补’。”

      他同时认为:“很多成功的商业例子,是日积月累形成的,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包括一些城市的波鞋街、女人街,刻意做出来不会成功。要靠企业和消费人群自发地、慢慢地,形成‘社区’和特色。这样的效果会好过,政府用行政方法干预形成‘商业圈’。当然,如果政府看中了某种商业圈或集群,会快很多。要政府聪明才行。”

      印刷行业要发展设计最快要十年

      印刷企业由于不是内容提供商,其工作内容属加工制造业范畴,难做到向社会提供“原创”产品,亦难引起社会瞩目,本网此前对此多有探讨。印刷企业涉足产品“原创”,才能赢更多关注,理论应如此。邓满球对此不置可否,举了香港一例,称印刷企业要发展设计,形成影响力,最快也要10年:

      “香港政府找设计师,设计了一个‘飞龙’LOGO,放在世博会香港馆,花了很多钱。但是来自香港设计界和市民的观点,LOGO十分失败。”邓满球认为,审批方、投资方、鉴别方设计素养都有问题。

      “这是教育问题??现在印刷包装企业要涉足设计领域,不止要改善包装设计,投资者、买家、作品鉴别方都要同步提高设计素养。”

      “例如大街上,你看到一个流浪汉,给他一幅名画和一碗饭,他要的或许是饭而不是画。他不知画可能会给他带来巨额财富。”

      “如果没有很好的美术教育,负面例子会继续演绎。”邓满球感慨。

      香港印刷业正走下坡路

      近期,香港李育才先生于香港的印刷媒体撰文,表达对香港印刷业忧虑。对此,邓满球坦言:“来自内地的竞争、设备及技术跟不上,导致香港印刷业正走下坡路”。

      他认为香港印刷业,优势,在于香港印刷业经营机制灵活、香港资讯发达,商业印刷发达;劣势,在于香港地方小土地租金贵,纸厂没法于港维持,大件电器产品的印刷包装(如洗衣机的包装)生产没法做到。

      为何资讯发达、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其印刷企业会“设备及技术跟不上”,“香港大多数印刷企业用10-20年前方法经营企业,方法跟不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果对香港印刷业进行经营结构优化,可用1/10人手做现在事情。”

      “说到数码印刷,欧美发达国家发达,不需要拿过来香港印;如果是印书,少可以拿去东南亚印,也可以按需印刷;外国的杂志、报刊,多数本土印;唯一留在香港和内地的,是制造的产品。”

      “香港印刷业的机会,在于发展数码印刷。因为数码印刷会让印刷企业减少工序、人工和工人。”

      数码印刷引人瞩目的是“速度”

      邓满球介绍道,香港数码印刷协会正筹办两年一届的“香港数码印刷高峰会”,今年8月举行。“香港国际印刷及包装展2010”展馆展出的“香港印制大奖获奖作品”每年评比一次。

      接着此话题,他谈到了现在数码印刷的发展,最引人瞩目的是“速度”。“目前,市场上的数码印刷设备,最高可以做到‘一秒钟印42尺(42尺相当于12.8米)(注:香港采用英尺作为计量单位,1 foot 英尺(?) = 12 inches 英寸(?) = 30.48 centimetres 厘米=0.3048meters米)’。正在研发的数码印刷新设备,一秒种可以印100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印16开、一万张的catalogue,只需要2秒半,还可以双面印。”“香港采用数码印刷设备,3年内可以取代很多传统印刷机。现在,如果印刷一万张、五千张以下,可以不用菲林,采用数码印刷设备,成本上比胶印要便宜。”

    (来源:cpp11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