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壮大
  • 发表日期:[2010-05-12]

  • dbzz.net

        由于强大的市场和成本优势,国际市场必然向中国转移,而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沿海地区汽车产业也会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向西部转移。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发展,将承载起中国汽车产业强国路上新的希望!

        整车物流成为汽车强国的关键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到去年底,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双双跃居世界第一。我国将有望在10年~15年实现成为汽车产业强国的梦想。汽车产业要实现历史的跨越,从技术层面讲,要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扭转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相关产业技术支持能力等多项突破。

        完善的汽车整车物流供应链是实现汽车产业强国梦想的关键一环。依托现代物流的供应链竞争,是制造企业竞争的最高阶段。目前,我国汽车整车物流全部外包,应该抓住机遇,形成新的汽车物流核心,增强区域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以西安为例,一是要利用现有的汽车产业优势,积极推动优秀物流企业发展专业汽车物流业务;二是要发挥西安在西部地区市场的中心和辐射作用,形成汽车物流集群效应;三是要充分利用西安名校优势,加快产学结合;四是地方政府要抓住国家经济转型和新一轮产业转移、升级的历史机遇,广泛寻求与汽车产业的合作。

        同济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峰建议相关行业和企业:一是要面向未来培养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二是积极加入国内汽车产业联盟,依托政府资源,强化产业能力,服务国内市场;三是针对汽车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进行零部件产业升级,占领高端市场;四是积极推动新技术在汽车生产上的应用,构建新型产业链。

        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大而强”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关键零部件基本实现自给,并在自给有余的前提下实现了出口的快速增长。

        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实现“大而强”的战略目标,一方面要实现从质量到性能的全方位提升;另一方面要同时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重视研发。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目前西北地区是唯一尚未形成较大产业区的地区,建设西部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顺应了现实需求。从发展方向上看,高技术、新能源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提升整车性能的关键零部件产业将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电动汽车关键部件的生产能力也将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汽车和零部件产业工艺加工过程长、迂回生产方式明显,最适合采取产业集群这一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要正确处理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集团化与集群化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继续引进大项目和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大企业集团,走集团化之路;另一方面要对臃肿的“大而全”的企业进行拆分,同时培育民营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此外,他建议加快由传统招商向集群式招商的转变,且招商理念应向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转变;在选择招商排序时,应首先考虑其产业关联度,同时还要注意后续性招商;对配套能力较差和缺乏配套能力的开发区,可实行集群式“一揽子”招商,将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企业“打捆”引进。

        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正在崛起

        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是由具有“中国西部重卡之城”之称的高陵县和陕汽集团联手打造的集汽车研发、生产、检测、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装备制造基地,规划面积为11.83平方公里,分为重型工业区、轻型工业区、研发检测区、生活配套区、物流仓储区等10多个现代化专业区域。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经完成投资80多亿元,有62家汽配企业签约入驻。陕汽集团、中钢集团西重公司、中集陕汽重卡公司、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公司等企业已在此投资建设。

        与此同时,汽车和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必然对与之相关的钢铁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用钢品种主要包括钢板、优质钢、型钢、带钢、钢管、金属制品等。其中,热轧钢板、冷轧钢板和镀层板是生产汽车的最主要原材料。数据显示,虽然2009年全球汽车市场萎缩,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基地的建设将对相关钢铁企业的高端产品产生拉动作用,同时也将对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来源:慧聪汽车配件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