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越发达,污染越严重??时至今日,珠三角地区仍然未能逃离这一难堪的事实。
广东省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发布《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广东省共有工业、农业、生活用水等各种污染源60.2万个,占全国总数(592.6万个)的10.1%,居全国首位。
《公报》显示,共普查污染源数量60.2万个,其中包括工业源26.9万个、农业源19.0万个、生活源14.3万个、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18个。
污染源中,珠三角地区各城市污染源数量大大超过了欠发达的粤北和东西两翼。《公报》显示,深圳(73292个)、广州(68813个)、佛山(68106个)、东莞(56915个)、江门(48008个)位列广东省四类污染源总量前五名,分别占全省工业源总数的15.8%、15.8%、14.7%、10.4%和8.5%,仅这5个城市的工业排放总量就占全省65%以上。
广东省环保厅表示,污染集中在珠三角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中小型企业数量众多;另外,污染源数量较多的地区也集中分布了服装制造业、塑料制品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因此,珠三角地区迫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珠三角污染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IT企业的重金属污染堪称祸首。国际环保组织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简称IPE)于5月公布了一份专门针对珠三角IT企业重金属污染情况的报告,此报告由IPE主任马军联手全国33家环保组织历经半年多研磨而成。
报告中披露了一些无视污染,导致部分员工身体重金属超标,甚至死亡的企业案例。
2004年5月,四川打工妹付洪琴来到广东惠州一家电池厂打工,工作不久后便发现双腿肿胀,当时医院下了一张“急性肾炎”的诊断书。无奈,付洪琴请假回到老家,可惜医院给出的结果更严重,肾功能不全,慢性肾早衰。2006年,付洪琴死在了老家。
就在付洪琴离开人世时,同在惠州一家电池厂工作的女工周华琼也难逃劫难,当时她有四五个月的身孕。可惜,小孩呱呱坠地后便被发现其全身乌黑,脑部还患有血管瘤。据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通过查看2004年的诊断记录统计,惠州177名电池厂工人体内镉超标,其中有的人超标几十倍,并有2名工人为镉中毒。
在马军的调查中,类似的案例数不胜数。被称为“IT制造之都”的东莞成为调查的重点城市之一,调查发现,当地政府在2008年抽查线路板企业41家中,有27家企业存在转移危险废物和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转等违法行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竞争力中心主任丁力对记者表示,目前部分城市仍在大喊多少年后GDP要达到多少,姑且不谈能不能达到,但其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现阶段我国企业转变经济生产方式、创新企业管理迫在眉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