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电子书阅读器利润将被榨干 阅读平台是方向
  • 发表日期:[2010-06-08]

  • dbzz.net

        尽管国内从业者热情高涨,但是电子书在国内并没有形成可持续赢利的商业模式,健康完整的产业链仍在业界的构想之中。

        据统计,2010年中国电子阅读器的销量有望达到350万台,相比于2009年40余万台左右的销量,增幅达775%。有人甚至乐观地预计,中国将在两三年后超越欧美,成为电子阅读器第一生产大国。目前,除了原有电子阅读器厂商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内容提供商均已进入电子阅读器市场,激烈的竞争一触即发。越来越多的厂商已经感受到这种压力。

        相关人士表示:“硬件厂商如果不寻找好定位,未来只能拼模具、拼外观、拼价格,那么,随着大量生产厂商的介入,甚至山寨的介入,很快会将硬件厂商的利润榨干。”他认为,如果不对阅读器的功能与差异性进行打造,硬件厂商很难形成赢利。未来电子阅读器将无利可图,一切归零。并且随着山寨的进入,电子阅读器的价格会越来越低。

        目前,国内电子阅读器的定位仍然是礼品,销售以机构用户、团购为主,大众消费市场远未开启。据知情人士透露,很多被团购的电子阅读器往往在一周之内就流向了中关村等电子商城。事实上,消费者对电子阅读器的了解、认知度及需求还十分有限,电子阅读器卖得远没有想象中的好。

        尽管,包括汉王在内的很多硬件厂商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硬件层面的销售,即使有着暂时领先的市场份额,企业也是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但是硬件厂商试图通过自己聚合内容,打造“硬件+内容”的模式目前并不奏效,而这条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于是,出版商决定自己出手。

        “国内从业者所津津乐道的亚马逊和苹果公司,一个从内容起步做到硬件,一个从产品入手发展内容,都是成功的整合者。他们把终端、渠道和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硬件卖得好促进了内容的销售,而有了丰富的内容后,消费者也愿意为硬件埋单。反观国内,在‘硬件+内容’的探索上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因此,我认为大家要做的不是阅读器,应该把它做成阅读平台,就像书店一样,不管读者去哪一家都可以看到很多内容,这样做,电子阅读器产业才有戏,电子书才有未来。”上述人士表示表示。

    (来源:赛迪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