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金融资本融合不够 船舶工业需要船舶产业基金
  • 发表日期:[2010-06-21]

  • dbzz.net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在第二届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主题论坛上强调:

    船舶工业需要船舶产业基金

    “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通过直接募集各方面资本,可以带动大量资本投入到船舶产业链条。因此,业界要重视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重要作用。”在6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主题论坛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强调,船舶工业需要船舶产业基金。

    国内金融资本与船业融合不够

    在国际船舶市场兴旺时,境外船东在国际资本的支持下大量在我国下单订船,结果我国造船能力80%以上为境外船东造船,而出口的船舶却被租给了中国船东,或航行在运输中国进出口物资的航线上。对此,张广钦一语道破弊端:船市繁荣时,国际资本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赚取中国的真金白银,一旦危机到来,欧洲主要船舶融资银行便早早压缩贷款规模,纷纷退出避险,造成大量船舶合同的执行出现问题,将风险转移到我国船企身上。

    反观日本,三菱重工、三井造船等大型造船集团都与银行、财团紧密结合在一起,金融资本成为日本造船集团和航运企业的纽带,促使日本航运企业大量在其国内造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这种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的模式显示出很强的优越性,致使日本船舶工业受到的冲击远不如我国严重。

    张广钦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造船企业学习日本先进的造船经验,包括技术改造、船台船坞建设、工艺装备升级以及管理理念更新等。时至今日,我国船企在生产效率、船舶建造周期等方面已与日本造船企业非常接近,但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相结合方面仍没有学到手。
     
    发挥介子作用整合产业链

    张广钦表示,从长远发展考虑,我国船舶产业和航运产业十分需要金融资本的介入,尤其是在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之后,通过金融资本整合产业链,从而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就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因此,他希望船舶产业投资基金一方面能在国内多下订单造船,另一方面能像日本金融资本一样充分发挥支持国内船舶工业发展的作用。

    据张广钦介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在造船完工量方面仍然保持平稳增长,预计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有望突破5000万载重吨。不过,由于承接新船订单数量降幅很大,连续几年完工量大于接单量意味着我国船企手持订单越来越少。虽然近一段时间船市比较活跃,一些船企零星地接到订单,但是国际主流船东仍然没有大量下单。因此,他认为,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在成立很短的时间里就订船40余艘、价值150亿元,可见其作用不容忽视。他表示,根据中国船协调查,明年我国会有一部分船企开工不足,后年这一问题会更严重,因此我国船企需要大量有效订单。如果船舶产业投资基金资金量大,就完全可以再多订些船舶,所以其目前200亿元的规模还不够。

    张广钦认为,我国航运市场巨大,只不过目前被国外航运公司占据。这种局面是历史造成的,尤其是计划经济时代,船舶购置要通过计划来决定,当航运市场好的时候国内船东想订船但资金匮乏。如今,投资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除国家财政外,国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民间资本都流动性充裕。以船舶工业为例,如果没有民间资本的大量投入,我国船舶工业不可能有今天的规模。因此,船舶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挥直接募集国家、地方以及民间等各方面资本的作用,带动大量资本投入到船舶产业链条,会大有用武之地。他呼吁,有财力的造船企业和有关方面也可以投入资金,共同做大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利用这个平台把造船业和航运业联系得更紧密。

    介入时机适宜但运作要规范

    张广钦认为,当前船价已较高位下降了30%~40%,基本到底,而钢价、汇率、人工成本等都没有下降的趋势,如果船价再降船企就要赔本。因此,在现阶段订造低价位船舶肯定会有很高的回报率,这正是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发挥巨大作用的最好时机。

    他也强调,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要和国际规则接轨。投资船舶是一个高投入、回收周期长的项目,如果运作不规范自然会加大风险。所以,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先进经验,规范管理,让投资者放心,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才能做大做强,最终发挥整合产业链的作用。

    (来源: 中国船舶报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