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被称为“LED电视元年”并非是毫无道理的,从09年1月美国拉斯维加斯CES2009消费电子展上,led电视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后,外资、国产厂商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LED电视,从最初只在高端型号中采用,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中高端型号普遍采用,纵观整个终端市场,LED电视已经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将被淘汰?
从液晶电视推出至今,CCFL一直都是主流的背光源系统,缘何在LED背光源的攻势下显得束手无策,市场占有率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迅速萎缩?据业内人士介绍,LED背光源系统不仅在显示性能上拥有一定优势,而且LED背光灯产量的迅速增加,成本的迅速下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LED背光源概念与特点解析
液晶显示设备采用的是被动发光的技术原理,这就决定了它要靠背光系统来提供光源,包括液晶显示器和液晶电视都是如此。液晶电视真正用于商品化的背光源有三种,分别是CCFL(冷阴极荧光管)、LED(发光二极管)、HCFL(热阴极荧光管),其中HCFL技术不够成熟,市面上仅仅索尼推出过一款产品,退市后就再无产品面世。
CCFL背光源简单理解就是缩小版的日光灯,由于先天的不足,存在色域狭小、光源利用率低、功耗高、寿命短的缺点。但是CCFL并不是一无是处,价格是其存在的最大理由,液晶电视最近几年能够得到大幅普及,说明其产品并不是一无是处,最起码是得到了许多消费者认可的。
所谓LED电视,目前都是指代“LED背光源液晶电视”,与之前的液晶电视相比较,仅仅是将LED背光源代替了CCFL背光源。记得刚刚推出“LED背光源液晶电视”的时候,许多爱较真的网友还说这是厂商玩的文字游戏??真正的LED电视应该是采用LED面板的电视,也就是在体育场中采用的那种大型的LED显示屏。笔者无意明辨其中谁是谁非,但户外LED显示屏难以做成小尺寸进入家用领域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在本文中不作讨论。
由CCFL改用LED,从各个厂商的宣传上来看,最主要的优点在于提高画质和大幅削减机身外观厚度。画质方面的改善主要体现在色彩饱和度上,LED背光源能够获得更宽广的色域,其中直下式RGB-LED背光源可以达到NTSC色域标准的80%以上,因此也被不少网友称为可以媲美等离子电视的液晶电视发展方向。
CCFL与LED两种光源系统最大的不同,那就是CCFL是线光源,而LED是点光源。CCFL所采用的荧光灯管,是竖直或者水平排列在液晶面板的后方,而LED背光源则是将点状LED光源排列在面板的后方或者四周。
按照LED背光灯排列方式的不同,LED液晶电视可以分为侧置式LED(LED点光源分布在液晶面板四周)、直下式LED(LED点光源分布在液晶面板后方)。根据LED背光灯的颜色不同,可以分为白光LED和三原色LED(即RGB-LED)。
相对于直下式LED背光源,侧置式LED背光源需要采用导光板将光线传导到液晶面板的后方,因此容易造成画面边缘的漏光和画面中间的亮度不均。但侧置式LED背光源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做到超薄的机身,三星C9000系列仅仅7.9mm的机身厚度就是因为采用了侧置式LED背光。
[1] [2] [3] 下一页
相对于RGB-LED背光源,白光LED背光源拥有更低的成本优势,技术要求也更低,但画面色彩却远远不及RGB-LED背光源。比如索尼上代液晶电视中的9.9mm超波ZX1系列采用的是白色LED背光源,而期间X4500系列则采用的是RGB-LED背光源。
行内有一个流传很广且很有道理的一个说法,那就是不管CCFL背光源还是LED背光源,机身超薄和画面色彩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要色彩好只能牺牲机身厚度,要机身超薄只能牺牲画质色彩。从目前市场上的机器来看,这个理论大致正确,因为超薄LED电视一般采用白光侧置式LED背光源,因此画质效果必定会有所损失。
LED背光液晶电视代表点评
笔者无意在本文中选取具体的LED电视和CCFL背光源电视型号机型对比,而是在LED背光源和CCFL背光源中都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型号进行点评,由此管中窥豹,让各位网友对LED电视和CCFL电视优劣都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LED背光液晶电视中,笔者将要选取的型号是三星C9000系列和东芝SV650C系列。
三星C9000采用的是侧置式白光LED背光源,机身厚度仅为7.9mm,堪称超薄液晶电视的典范,也是目前已经发布确定将在国内上市的最薄的液晶电视。
三星C9000运用了金属质感的屏幕边框设计,边框四周没有任何接缝和凹凸层次,配合光亮如镜的黑水晶面板,从正面看上去俨然融为一体。C9000采用的是边缘侧射式LED光源,搭载区域驱动控制技术,在保持极薄的机身厚度的同时也保证了高画质图像的呈现,让画面呈现出更丰富的色彩和对比层次。
C9000除了搭载独有的黑水晶面板、200Hz倍速驱动以外,还应用了全新3D靓芯图像引擎,支持2D-3D转换,并加入最新16倍CMR(ClearMotionRate)新睿动感技术,使画面更加逼真生动,色彩更加绚丽,动态更加流畅平滑。但不容回避的是,C9000也有侧置式LED液晶电视普遍存在的漏光现象。
东芝SV650采用的是直下式白光LED背光源系统,最新推出的MetaBrainPremium图像处理芯片,搭载了超频瞬映200Hz技术,同时配置的还有东芝引以为傲的超解像技术。
东芝SV650采用海韵边框设计理念,屏幕边框四周边缘采用柔和剔透的三维渐变设计,增加了白色过渡的点阵效果,外观视觉冲击更好更完善。46SV550不含底座宽度为113mm,比普通CCFL液晶电视100mm左右的机身宽度还要更厚。
东芝SV650采用了白光LED背光源系统和MetaBrainPremium处理芯片的组合,在黑色下沉能力和画面色彩表现能力上都获得了较大的提升,超频瞬映200Hz技术大大减轻了拖尾现象,动态画面流畅清晰,效果令人满意。在开启超解像技术后,有线电视效果同样更加清晰。
或许许多网友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一款RGB-LED背光源的电视,笔者只能非常遗憾地告诉大家,目前市场上没有一部LED电视采用的是RGB-LED背光源系统,原因是价格太高。在夏普XS1A、索尼X4500两个传奇之后,RGB-LED已经成为传说。
ELlSpacing=0cELlPadding=0width="100%"border=0>
CCFL背光液晶电视代表点评
CCFL背光源电视的代表,着实费了笔者一番思量,首选索尼HX700这个没有问题,但另外一部机器选择什么呢,哪个机器具备如此的代表性呢?最终笔者选择的是LG的SL80系列。
索尼HX700系列发布于今年1月20日,是索尼2010年春季最高端的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以46HX700为例,上市价在11000元左右,目前已经跌到了9000元出头,这对于拥有超强性能配置的电视来说,性价比非常不错。
HX700系列外观采用了索尼今年最新推出的浑然天成设计理念,拥有最新的全高清低反射深黑液晶面板、BRAVIAENGINE3图像处理引擎,支持Motionflow200Hz四倍速驱动、LiveColourc彩色增强,搭载了地面数字电视接收、USB流媒体播放功能。
HX700在点对点、灰阶、色彩、动态、功耗、高清视频、有线电视等方面的效果上都能够令人满意,画面色彩效果绚丽多姿,动态画面清晰流畅,是一款性能非常强大的机器。
LGSL80系列液晶电视是去年下半年上市的,主攻中高端市场。SL80系列机身厚度仅为1.8英寸,甚至远远不及一张名片的宽度,这对于一款CCFL背光源液晶电视来说,非常难得。
SL80系列采用LG“Borderless”无边框设计理念,为了消除屏幕边框和液晶面板之间存在的段差,电视正前方加了一层平滑光洁的透明面板,形成“无边框”一体化的视觉造型,极具艺术美感。SL80系列采用全高清S-IPS硬屏,搭载200Hz倍速驱动技术和09版XD图像处理引擎,具有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和机卡分离数字电视接收功能。
SL80色彩还原鲜艳生动,画面对比层次控制得很好,动态也相当流畅,观看各种类型的节目内容都可以拥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满足大部分家庭观众的欣赏需求。
CCFL背光源最被网友诟病的是画质色彩和机身厚度,而从HX800以及SL80系列的实际表现来看,CCFL背光源系统液晶电视并不是如此不堪一击,起码HX700的色彩和SL80系列的机身厚度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