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稀土助推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
  • 发表日期:[2010-07-29]

  • dbzz.net

        近日,美国各大媒体纷纷刊载“美国重启稀土矿开采”的消息,距离拉斯维加斯西南1小时车程的一条峡谷,再次吸引了美国人关注的目光。这座被称为山口矿的稀土矿于1949年被地质学家发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稀土市场竞争加剧和美国启动国内资源保护计划,山口矿逐步关停。拥有山口稀土矿的美国莫利矿业公司近日宣布,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将通过股市募集5亿美元用于重开并扩建该矿。

        在大力倡导应用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产品的今天,稀土资源的重要价值再次引起世界关注。与此同时,关于如何保护、开发和应用稀土资源的讨论接连不断。

        据了解,在现代工业生产,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对稀土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国际市场稀土供应绝大多数来自中国,不久前,我国出台了更加严格的限制稀土出口措施,国际市场上出现了稀土短缺的局面,美国重启稀土矿开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有专家认为,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开始寻求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开发本国稀土资源。

        ■稀土助汽车产业升级

        不久前,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长春一汽集团铸造有限公司承担的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重大项目???“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项目验收。该项目拥有国内第一套汽车用稀土镁合金压铸技术和工艺,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创新成果,开发的几种汽车零部件已经实现量产。

        “这是我国首次将稀土镁合金应用到汽车零部件生产中。”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科研处项目负责人孟健对记者说,“据我所知,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中,镁合金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但在镁合金中添加稀土,增加材料的耐热性、抗腐蚀性,我们还是第一次做。”

        目前,提高汽车节能、环保性能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汽车轻量化。据了解,从2000年开始,“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即被列为长春应化所科研项目。当时国家在“十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性能新材料。稀土镁合金除具有传统镁合金质轻、减振降噪、抗电磁辐射、回收无污染等特点外,还具有耐热耐蚀、高强高韧、阻燃耐磨、易加工成型、抗高温蠕变等综合性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型结构材料,也是汽车结构件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在稀土镁合金材料开发过程中,我们遇到过一些困难,项目组科研人员群策群力、开动脑筋,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解决办法。”孟健对记者说,“由于镁和稀土的熔点不同,在合金开发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化学方法将稀土和镁制成‘中间合金’,然后再进一步完成新材料的最终开发。”

        当前,稀土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材料本身具备的诸多优势已经让人看到,稀土镁合金未来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将产生深远影响
        据了解,作为基体元素,稀土在精细应用阶段具有特殊的“光、电、磁”多功能优势。如稀土永磁材料、荧光发光材料、贮氢蓄能材料、催化剂材料、激光材料、超导材料等。其中,稀土功能材料钕铁硼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永磁材料,是生产先进电动机的理想材料。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产量的增加,电动机产业必然要使用更多的永磁材料。钕铁硼作为永磁材料中的佼佼者,有望替代其他传统永磁材料,得到更广泛应用。以丰田普锐斯为例,该车型搭载的电动机,使用了超过2公斤的钕铁硼永磁体。

        2009年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其他节能减排政策,为稀土原料的提炼物???钕铁硼、储氢合金粉、荧光级氧化铕等,提供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

        统计资料显示,2000~2009年期间,国内新兴领域稀土应用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4.2%。到2011年,新兴领域稀土需求在国内总需求中所占比例将达到59.4%。这将使稀土资源流失、贱卖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

    (来源:汽车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