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石油三巨头排兵布阵 电动汽车市场新格局隐现
  • 发表日期:[2010-08-27]

  • dbzz.net

        上周,包括三大石油公司在内的16家央企成立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集体吹响进军新能源汽车的号角。在本周举行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和中石油总裁周吉平先后向上海证券报介绍了公司对电动车产业的看法及未来在该领域的战略安排。

        本报记者另从中海油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担任电动车产业联盟3个专业委员会中电池专业委员会的组长单位,将优先发展电动车的核心??电池业务。

        由此,中国最大的三家石油公司均明确了未来在电动车市场中的定位。中国电动车市场发展的新格局隐现。

        中石化将大举改造加油站

        在配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这一问题上,中石化的积极性丝毫不输于两大电网公司。

        早在今年春节前,本报就曾率先报道了中石化集团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推进纯电动汽车用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消息。此后,中石化集团旗下江西新余石油分公司也透出消息正在申请加油站增充电、换电池功能,并获得新余市政府批复。

        “对新能源汽车,中石化的态度是积极介入。”中石化总裁王天普在本周一的业绩会上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他表示,在上周成立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中,16家央企有所分工:有生产电池的,有生产汽车的,有给汽车做充电业务的。

        “我们的定位就是给汽车做充电业务,即利用中石化现有的加油站网络来实现充电业务的发展,实现‘充电’和‘充油’相结合。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以油带电’、‘油电结合’的运营模式。”王天普说。

        至于加油站充电业务发展到怎样的规模、优先在哪座城市发展,王天普表示,这要看这座城市对电动车业务的发展程度以及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情况而定,“我们不会无目的的独立建设充电站,而是结合公司的加油站进行改造,有序发展”。

        本报记者进一步从该公司了解到,中石化目前已明确了对未来新型加油站的建设思路是“四位一体”,包括加注成品油、销售非油品、加注天然气、电动车充换电池这四方面功能都在一座加油站中实现。

        “上述目标一旦实现,将为国家节约大量土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实现加油站加油和充电、换电池一体化。”中石化集团有关人士说。

        中海油将领衔电动车电池业务

        和已拥有成熟加油站零售网络的中石化、中石油相比,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因长期扎根于海上采油,陆上加油站建设起步较晚,网点数量也远远落后。故此,中海油在发展电动车方面另辟蹊径,将电池业务作为切入点,以此实现下游板块的弯道超车、后发制人。

        本报记者从该公司了解到,在上周举行的“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上,中海油被赋予了电池专业委员会组长单位的重任。

        据了解,该联盟目前已按照电动车的产业链条,下设整车及电驱动、电池、充电与服务三个专业委员会。

        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在代表电池专业委员会各单位发言时表示,中海油将加大产业投入力度,加强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能力,积极与联盟中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企业紧密配合,提供优质、低成本、市场竞争力强的动力电池。

        去年,中海油已和天津津能投资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向当地一家主要为电动汽车生产锂电池的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力神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用以在天津一个新厂建设20条电池生产线。

        “发展电动车是公司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通过抓住新的契机来带动新的利润增长点。”中海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另一位研究员对本报记者说。

        他表示,电动车的核心就是电池,而中海油也是从核心入手,收购力神公司就意味着掌握了这一核心。而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则是技术路线??即发展充电电池还是可更换电池,目前看来,中海油还是重点走更换电池的路线。

        中石油态度相对谨慎

        和两家兄弟公司的积极介入有所不同,“老大哥”中石油对电动车的态度相对谨慎。

        “为配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国石油也安排了销售公司在跟踪、研究电动车的发展趋势。”中石油总裁周吉平在接受本报记者提问时首次对外透露了公司在电动车领域的进展。

        但他表示,公司在研究中发现,未来3-5年,纯电动车由于造价、电池技术和充电网点等因素,预计在新增机动车总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不会对车用燃油市场产生明显影响。而相对燃油的成本,电动车不具备完全取代的性能和优势,短期内不会出现大量商业化的趋势。

        “而从可预见的未来看,新能源车的销售占比仍比较小,传统汽车仍是主流。另据我们的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因技术相对成熟、价格便宜、维护方便,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重点。”周吉平说。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