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龙水是我国八大五金产品集散中心之一,是中国西部五金产业的亮点镇,也是重庆市大足县的工业重镇,拥有大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万多家,从业人员五万余人。五金产品种类繁多,有近三万种,现已形成五金、铸造、汽摩机电、农机配件、钢模板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拥有西部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和西部金属交易城。
相伴大足石刻而生的大足“小五金”,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足“小五金”迎来了黄金时期,产量一度占全国市场一半以上。那时,数千个家庭作坊,直接从业人员近10万人,“叮叮当当”的锻造声终日不绝于耳,车水马龙的场面甚是红火。
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种局面被打破了???无论是产量、产值抑或市场份额,大足“小五金”都相继被山东临沂、浙江永康等后起之秀超过,甚至连四川眉山、南海金沙也时刻威胁着其“江湖地位”。曾经辉煌的大足“小五金”究竟怎么了?
首先,生产工艺落后,多数仍处于小生产者的低级生产力水平。大足“小五金”分为手工产品和机加工产品,其手工产品主要利用祖传手艺进行生产,这些手艺目前已基本被国内同行淘汰。而机加工产品也只是利用空气锤、切割机等简单机械进行加工,工艺落后,技术含量低。相反,广东阳江、浙江永康等地同行几乎全程采取高精的机械化作业,关键工序更是采用氮化处理,工效快、质量好。
其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大足县曾抽样调查龙水五金市场百名工商户,其结果是:小学文化程度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37%,高中文化程度占23%,无一人受过高等教育。
第三,产品更新能力差,“复制古董”,无法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金忠小刀出产多年,功能、外观一成不变,只能卖两三元,附加值很低;而苏州生产的类似刀具,一把就值200多元。邓家刀传承百年,技术进步慢,仍以锻打为主。
第四,长期小作坊式的管理。大足禾穗农具制造有限公司,是从小作坊发展起来的铸造企业。总经理陈远文在20多年的铸刀生涯中注意到,自己的竞争对手,山东、浙江等地同行“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而我们大多数人还在原地踏步。”
亦有从业者抱怨,政府扶持不够,贷款难,没人指导他们开发新产品。
无论如何,大足“小五金”已走到“非常时期”。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保护、发展好大足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产业。
(来源:慧聪五金网)
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