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十年跳跃式的增长之后,进入2010年,市场高开低走,连续4个月产销环比下滑。行业专家和汽车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下半年汽车市场难再发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升级转型,保持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业内专家和企业的共识,也是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
2010年9月3-5日,“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的主题便是“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会的政府官员、专家代表、汽车厂家以及零部件生产商在对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汽车转型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现状:产能过剩自主品牌落后
去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双双突破13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大国和第一大消费市场。中国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能过剩,且分布散乱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对汽车行业主要汽车企业集团进行了第五次产能情况调查,调查了国内20家汽车企业集团和10家骨干整车企业2009年底已形成的产能和2010-2015年规划产能情况。调查的结果是:这30家汽车企业(集团)2009年年底形成整车产能1359万辆,2015年年底规划产能3124万辆。根据发改委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所了解的规划情况来分析,“十二五”末期规划产能已经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在论坛上表示,严重的产能过剩将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工厂开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阻碍了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宏观经济发展也必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据统计,2009年,中国有168家整车厂家,纳入中汽协统计口径的有79家,这79家企业中,1万辆级及以下的企业多达57家,产销占比仅3.4%,值得注意的是,有16个企业处于闲置状态。
中国长安汽车(000625)股份公司总裁张宝林分析认为,目前的产业结构中,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多、小、散、乱”的行业现状亟需改善。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弱
首先,我国几乎没有世界级自主品牌,并且自主品牌一般以低端市场为主,其市场主体和增长主要集中在A级市场,部分在B级,C级以上的很少或者没有。其次,自主品牌的规模有限,目前自主品牌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仍然没有达到100万辆级的规模企业。
究其原因,张宝林认为,一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重来看,大部分国外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是3%到6%,而国内是平均1%到2%。二是,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相对偏低,09年中国汽车行业占比不到5%,而跨国汽车企业集团一般在10%左右。三是,自主品牌汽车的产销量占比不高,09年国内汽车行业的自主品牌销量占44%。
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在论坛上表示,现在中国产业升级迟缓的主要原因,不是产业规模,不是缺乏资金,也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缺乏以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为灵魂的软实力。
第三,汽车耗能大,环保交通压力大
据统计,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6200万辆,消耗成品油13480万吨,占全国汽柴油总产量的63.2%。
与此同时,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虽然在中国汽车行业已全面实施了国三排放标准,但是大量在用的汽车仍只能满足国二排放的标准。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论坛上说,北京市机动车每年消耗燃油470多万吨,共排放二氧化碳1300多万吨。
2009年,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6.5万公里,十年时间平均每年新增5000公里,但堵车现象频繁发生,甚至一些路段堵车现象日趋严重,从上月开始,京藏高速断断续续拥堵二十多天,一度堵车长达一百公里。城市道路同样存在严重堵车现象,北京的早晚高峰时段,机动车平均行驶时速仅二十多公里。
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重点:调结构,促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踌躇满志地向前发展,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绝不只是量的增长,更应是质的提升。因此必须转变产业发展的理念,改变过去以量的增长、以投资驱动产能扩张获得产业发展的增长方式,正确处理好保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把结构调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国家应加大企业整合力度,重点扶持自主品牌,以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结构,使我国早日从汽车大国转型为汽车强国。与会专家和代表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针对汽车产能分布的“多、小、散、乱”的不利状态,兼并弱小、淘汰落后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解决方式。通过兼并重组,对于企业来说,可集合优势资源,提高技术水平,利于扩大品牌知名度;对整个产业来说,既可消减过剩产能,又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最终将企业做大做强而同时也优化了产业结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兼并重组是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张宝林认为,兼并重组是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动的措施需要国家和各个部委,还有汽车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推进,要坚持自己的战略和经营原则,不要简单为了并购而并购,积极而不盲目,同时还要实施大规模、跨地域,甚至全球化的兼并重组,还要加强经验的积累和风险管理。还要基于实体运营,而不是简单的资本运作。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桥本泰昭说:“在我看来,全世界各国在发展汽车产业的过程中都会面临产能是否过剩的难题,中国汽车产业的集中度相对不高,政府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做法应继续下去。”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卢希介绍说,相关部门正在修订2004年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新的政策将推动汽车行业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中国要想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成为汽车强国,就一定要有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一方面,加大投资自主品牌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加大这方面的人员投入。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说:“汽车产业要坚持自主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措施,在资本结构、产品结构、市场份额结构以及出口结构等方面,我们的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包括自主的资本应该起到越来越主导的作用。”
张宝林认为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根本出路,必须要坚持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自主管理和自主品牌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道路,整合研发资源,要加快研发资源的集成,减少重复投入,同时还要依靠自主创新,坚持内生增长,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第三,加大对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
面对能源严峻挑战和新一轮的国际汽车产业的竞争,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的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东风汽车(600006)公司党委副书记范仲分析表示,首先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改善的迫切需要,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4%,国家能源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发展带来汽车能源多样化,可以极大改善国家的能源结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也是降低大气污染的一个必要和有效的手段。
其次,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新能源汽车对全球汽车工业来说都是一个很新的技术,对中国汽车工业缩短与世界先进汽车企业的差距提供了一次极为难得的机遇。
最后,国家积极倡导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良好时机。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结构振兴规划,明确提出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即将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年》,涉及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内容,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认为,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而且节能和新能源两者要并重,并且在今后可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节能汽车是我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
(来源:新华网)
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