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方面看,全球经济走势低迷,运力过剩等因素压制了市场对于船舶的需求。一家上市公司的总经理说:“从去年年底开始,船舶市场急速下行,船价下跌,订单减少,公司利润空间也迅速萎缩,今年以来公司尚未接到真正有效的订单,执行的都是以前的订单。预计未来公司新接造船订单数量、金额及造船预收款比例都将下降。”船舶下游的航运业受累于运力过剩、恶性竞争和经济低迷,已经连续几年出现行业性亏损,对于船舶的采购自然会越来越谨慎,对船舶价格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当前的船价已是高峰时期的40%,从去年年底到现在下降了10%-15%。
然而,造船产能过剩的程度超乎很多人的想象。据介绍,全世界的造船能力超过两亿载重吨,而市场需求大致在8000万吨左右,超过一半的造船厂需要关停并转。一些资金实力弱的企业已经倒闭,而国字头的企业还在苦苦支撑,吃以前的老本或者靠银行贷款输血。一家国有造船厂相关人士说:“原来的老板由于经营业绩发生变化辞职,新来的老板带来了几十亿元给员工发工资,但到底什么时候日子会好转谁也说不好,弄不好今年会大幅裁员。”
在成本方面,由于近年来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当前的船舶订单使不少企业望而生畏,不做订单意味着等死,可是接订单意味着找死。“就像人在很饥饿的情况下面对一个有毒的饭团,到底该怎么办?”上述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从我进入公司至今,劳动力成本翻了一番,每年还在以12%-13%的幅度上升。以前中国造船业由于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可是未来这种优势将逐渐丧失。”
可以预见到的情况是,造船产能过剩的情况将由于受到市场调节而发生变化,市场需求终将因为经济形势的波动和报废船只逐步增加而逐步好转。但这必然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可能会让企业把在日子好的时候赚的钱都吐出来。在此期间,成本还在上涨,被动等待市场好转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实际上,在当前情况下有些国外船厂还在大举接单。企业一方面要着力增加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有效地转嫁成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互联网)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