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内燃机工业的经济运行经受住了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全年科研、生产、销售、市场服务等领域总体运行平稳。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与挑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进, 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能力。满足了汽车、工程机械、铁道内燃机车、船舶、内燃机发电设备、大型农业机械等,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提供新一代的新型节能环保内燃机,为振兴内燃机行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产销情况
2009年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739亿元,比2008年的2490亿元增长10%;全行业完成销售产值2726亿元,比2008年的2456亿元增长11%;全国生产内燃机6700万台,总功率达11.3亿kW,同比增长10%.其中车用配套内燃机增长超过25%,乘用车配套用内燃机连续九个月超过百万辆,产量和增速创历史新高;大中型农业机械用柴油机增长超过20%,工程机械增长幅度也保持在11%以上。整个内燃机行业总体表现令人满意。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虽然出现了降增起伏较大的局面,年初的低落延伸整个上半年,经过全行业的努力,七月份开始好转,经济运行出现稳步回升、前低后高之势,展现内燃机工业在市场经济下,已明显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2009年一季度,内燃机工业延续2008年四季度的下行跌势,如图1所示,从统计数据看:一月份内燃机产量同比下降39%,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数据创近几年来最低。此后在全国实施中央一揽子应对计划的大背景下,内需市场逐渐回暖,下半年伊始内燃机走出低谷,工业总产值和产量的增长速度逐月稳步回升,呈现正增长。
主机行业生产完成情况
1.道路车辆用发动机
2009年生产1379万台,同比增长48.3%.其中汽油发动机879万台,柴油发动机500万台,同比分别增长42.6%、108.3%.
图1 2009年内燃机行业产值完成情况
主机行业生产完成情况
1.道路车辆用发动机
2009年生产1379万台,同比增长48.3%.其中汽油发动机879万台,柴油发动机500万台,同比分别增长42.6%、108.3%.
2.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发动机
2009年工程机械用内燃机约80万台,同比增长15.9%;农业机械用约90万台,同比增长16.9%.合计170万台,综合增长16.4%.
3.机动三轮车、拖拉机、排灌、发电机组等用单缸柴油机
2009年共生产760万台,同比增长14.2%.
4.低速货车发动机
四轮车用多缸柴油机为40万台,同比增长21.2%.
5.摩托车用汽油机
2009年全年共生产2500万台,同比下降9.1%;出口529.6万台,下降48.6%.
6.通用小型汽油机
2009年全年共生产1900万台,同比增长11.8%.
7.其他
铁路、船舶、军工、大型发电机组2009年生产4.5万台。
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2009年前八个月机械工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83%,内燃机工业全行业利润同比4.61%,比机械工业低2.22%.行业总体效益增长速度低于产品增长速度。
影响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出口下降影响。
(2)市场价格竞争白热化,一些企业采取降价减利占领市场。
(3)原材料涨价影响。
(4)国外在华投资企业配套价格上涨。
(5)新技术市场回报滞后周期太长。
出口下滑趋势明显收窄
受国际经济低迷影响,外需一直不振,内燃机出口量较大的小汽油机、小柴油机外贸出口大幅度下滑难止,出口到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小型内燃机,出口降幅在40%以上。但到2009年11月,出口市场走出低谷并呈现正增长,12月虽然有一定增长幅度,但也难扭转全年负增长局面。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内燃机行业在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推动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新产品开发成果显着,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内燃机产品增长速度加快,产品结构发生可喜变化。新产品产值如表1所示。
内燃机企业生产集中度提高
企业改革重组以及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内燃机企业优化配置,生产集中度提高。在以下10家重点企业数据统计(见表2)中,前五家企业完成产量(209.97万台)占行业排行前10家企业(合计267.2万台)柴油机配套的70%.
从2009年全年的柴油机产量来看,广西玉柴、潍柴、全柴、一汽锡柴、云内动力、东风朝柴、中国重汽扬州柴油机、上柴股份和北汽福田名列柴油机累计生产和销售的前10位,这10家企业共生产274.53万台,占柴油机累计生产总量的87.55%;这10家企业共销售267.2万台,占柴油机累计销售总量的87.4%.
1.玉柴集团
2009年生产柴油机66.39万台,同比增长30.51%.其中四缸机总计生产23.61万台,同比累计增长42.6%;六缸机总计生产22.45万台,同比累计增长37.2%.玉柴生产四缸、六缸YC系列柴油机占同等配套柴油汽车市场30%以上。2009年玉柴重型载货汽车发动机YC6L销量同比增长超过20%,YC6M销量突破万台,同比增长超过80%,创历史新高。
2009年,玉柴在4F平台基础上,研发出首台4F顶置凸轮轴电控国Ⅳ高速
柴油机,其额定转速达到3800r/min以上,功率可提升至90kW以上,并设计了一套具有引射功能的冷却EGR系统,在后处理上采用了颗粒捕捉技术。这些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在目前国内同类轻型柴油机上处于领先水平。
2.潍柴动力
2009年生产完成37.88万台,比2008年同期增长15.5%.
潍柴产品主要有两大系列,一是斯太尔和蓝擎系列:WD615、WD618、WP10和WP12等,排量9.726~11.56L,主要为重型载货车、大中型客车配套;二是266B系列,排量3.02~6.23L,主要为中轻型车配套。潍柴发动机产品的配套客户广泛,主要有陕汽、北汽福田、华菱、北奔、宇通及金龙等。
2009年潍柴动力的工作重点是以蓝擎动力为核心,打造产品组合竞争优势;以后市场为核心,打造汽车服务产业;以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打造黄金产业链的协同竞争优势。2009年,潍柴的产品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竞争优势,即蓝擎10L、12L发动机大批量突破市场以后,30万台的小功率3L、4L,3000~10 000马力(1马力=735.5W)全部进入了商业阶段。
3.安徽全柴
2009年生产柴油机36.87万台,同比增长43.31%.安徽全柴以生产轻型车用柴油机为主,国Ⅲ机型主要有4D22E、4D22EA、4D18E、4D25、4D25F和4D26等。其轻型柴油机的主要用户有北汽福田、江淮和东风等。重型柴油机4D26主要配套北汽福田和一汽红塔生产的中重型载货汽车以及专用车。全柴4D22E欧Ⅲ系列车用柴油发动机2009年9月份正式批量生产,该发动机是全柴与德国ELS-BETT公司、BOSCH公司、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合作,采用电控、高压共轨及增压中冷等国内领先技术成功研发的车用柴油发动机,并已与北汽福田、江淮汽车等20多家整车企业达成了配套协议。
4.一汽锡柴
2009年生产完成38.41万台,比2008年同期增长58.5%.其中四缸机总计生产24万台,同比累计增长128.2%;六缸机总计生产14万台,同比累计增长4.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1.85%.
一汽集团下属主要柴油机生产企业是大柴和锡柴,其产品排量覆盖2.16~12.53L,排放水平满足国Ⅲ以上,产品除本集团内部使用外,还主要为安凯、北汽福田、广汽客车、金杯车辆、华菱、南汽和宇通等整车企业配套。主要产品有CA4D32、CA4DC、CA4DF、CA6DE、CA6DF及CA6DM系列。锡柴在AVL帮助下开发新产品,如奥威发动机、CA6DN 12L柴油机等,
目前主要有W、X、K、F、L、N及M七大系列柴油机,功率覆盖范围46~500马力。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金属加工在线”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mw1950.com/html/201003/0330/20100330094524150.shtml
5.云内动力
2009年生产完成30.2万台,比2008年同期增长55.7%.云内动力主要产品有YN27CR、YN30CR、YN33CR、YN38CR、D16TCI及D19TCI等柴油机。其中,YN系列车型则主要为安徽江淮、北汽福田、东风汽车以及南汽集团生产的中重型柴油车配套;D19、D16系列则为轿车柴油机。
云内动力一直致力于对轿车柴油机的开发,并与德国FEV公司合作,开发出达到欧Ⅳ的D19 TCI(1.85L)和D16 TCI(1.65L)高性能乘用车柴油发动机,功率分别为82kW和72kW,适合轿车、MPV以及轻型商用车。此系列发动机采用高压共轨技术,达到国Ⅲ排放标准。
6.东风朝柴
2009年生产完成18.8万台,同比增长37%;销售发动机18.08万台,同比增长30%;同时实现销售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8.6%.累计实现出口柴油机7082多台,虽然同比下降了42%,但整体上低于国内汽车行业的降幅。
东风朝柴产品主要有CY4100、CY4102、CY4D115、CY6102及美国万国NGD3.0等,为东风中、轻型车配套,也有一些外供,主要客户有江淮、北汽福田、安凯及恒能等整车企业。近日,朝柴公司CYQD80D-E3发动机在天津检测中心通过整车排放检测和冷启动试验,排放满足国Ⅲ限值。目前正在进行批产前的准备工作。
7.中国重汽
2009年生产完成12.5万台,同比增长6.02%;销售柴油机12.83万台,同比增长12.34%.
中国重汽集团公司的柴油机主要由重汽济南动力有限公司、重汽杭州发动机有限公司两大企业组成。济南动力的10L排量发动机装配在斯太尔和HOWO两大系列上。功率覆盖266~410马力。其研发的EGR技术已经应用于部分机型上,少量采用电装电喷,达到国Ⅲ排放水平。
杭发目前的主打产品WD615系列柴油机。WD612是杭发20世纪90年代末从奥地利斯太尔公司引进的最新产品,有WD612.63、WD612.65和WD612.66等10个增压、增压中冷基本机型,主要给自己的母公司配套。
8.扬柴
2009年生产完成11.83万台,同比增长19.87%;销售柴油机10.56万台,同比增长29.16%.
2009年11月底,扬州市政府与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层次合作,把扬州打造成为潍柴控股集团在长三角地区的汽车零部件及船舶动力系统制造业中心,全面提升扬州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9.上柴股份
2009年生产完成6.93万台,同比增长6.50%.上柴拥有D114、C121和135/G128三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船舶舰艇、发电设备和汽车等。上柴以往的主导产品侧重于为工程机械等配套,缺乏能满足车用市场发展的新产品,导致其汽车发动机一直难有明显起色。
近日,上柴满足国Ⅳ排放要求的12L重型车用柴油机项目被列入上海市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获得财政资助资金3619万元,这将有助于上柴在现有产能得以充分利用的基础上扩大产销规模,提高经营业绩。
上海汽车完成对上柴的收购后,确定了上柴由工程机械市场为主逐渐转向车用市场和工程机械市场同步发展的新战略。为此,上柴专门成立了重型柴油机预研究项目组,在此基础上统筹策划了可满足国Ⅳ排放要求的12L排量重型车用柴油机的开发战略和技术路线。
10. 北汽福田
2009年生产完成7.33万台,同比增长12.25%;销售柴油机7.2万台,同比增长7.97%.2009年6月,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40万台2.8L和3.8L轻型柴油机投产仪式正式启动。随着福田康明斯的投产,加上现有20万台产能的奥铃发动机项目和正在规划中的30万台产能的直喷汽油机等项目,福田汽车距离其在北京地区建成年产100万辆的全球最大发动机生产基地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行业特点
1.单缸柴油机行业亟待换代
单缸柴油机行业在2008年出现27%的下降后,2009年回升缓慢,前三
季度全国单缸柴油机主要企业合计生产450万台,全年完成769万台,同比增长15.6%.出现前低后高增长的原因:一是受农业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和功能增强,以及多品种配套未纳入购机补贴范围的影响;二是由于金融危机和排放法规的高要求,导致出口和内需市场回升缓慢;三是由于通用小汽油机的大量普及,引发新的消费需求所致。目前单缸柴油机行业已意识到,在全球内燃机界独具中国特色的这一产品急需技术进步和更新换代。
2.多缸径小柴行业产销两旺
配套市场一片大好,2009年一季度主要企业产销同比上升10%和6%,2008年同期数值为15.7%和17.5%;2009年上半年同期数值为,同比增长17%和15%,2008年同期为6.1%和6%;2009年前三季度依次为18%和16%,2008年同期为3.4%和2.8%.比较这些数值,多缸小柴产销2008年是逐季高开低走,2009年是低开高走。2009年多缸小柴将从2008年的205万台增至299万台,同比增长45.8%.
3.低速汽车配套内燃机依然呈平稳较快增长趋势
2009年1~11月低速汽车产量达到101.1万台,增长12.5%,其中四轮低速汽车配套内燃机14万台,同比增长14.36%;三轮车87.1万台,同比增长10.65%;预计全年生产量110万台,同比增长14%;需求增长势头不减。
4.汽油机市场内销增长,外销下降
2009年1~11月整个小汽油机行业累计完成3706万台,同比增长6%,其中车用小汽油机完成2281.25万台,同比增长11.81%,但是出口下降20%.全年小汽油机产量4400万台,同比下降1.1%;其中车用小汽油机年产量达到2500万台,同比下降9%;通用型小汽油机1900万台,同比增长11.7%.
2010年经济运行走势预测
2010年内燃机工业总体将呈稳定发展趋势,经济运行的特点将是总需求稳中有升。但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复苏仍需要较长时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内燃机工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增长速度预计将低于产销速度的增长。
2010年,内燃机生产总值预计3124亿元,同比增长14%;生产总量7100万台,功率12亿kW;比2009年分别增长6%和6.2%,其中车用发动机1500万台,增长10%;工程、农机用发动机190万台,同比增长12%;低速货车、机动三轮、小拖拉机、排灌、发电机组769万台,同比增长15.6%;小汽油机4700万台,同比增长4.4%.
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9年在国务院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出台的十大振兴规划纲要(汽车、制造装备、船舶)中,没有直接具体详细地表述我国内燃机工业重点发展领域、重点发展产品以及需重点支持项目,至此一年来全行业在技术改造投入和发展进程中受限于技术改造审批规定,无法开展更多急需的技改项目。根据2009年口头约定(待2010年调整振兴规划时给予内燃机行业项目补充),2010年内燃机工业仍未获批予以补充和增加技术改造项目。
根据我国内燃机行业在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配套机械中的特殊位置,以及配套主机技术进步发展的需要,内燃机行业也急需在政策支持、财政扶持和技术改造项目认可等各方面获得与其同等的支持。如果照此现状,两年后中国内燃机工业在实现三年振兴规划和迈入“十二五”期间,难于支撑和保障其配套主机的技术进步和发展,由此产生的影响预估将又会拉大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此,建议商请国家负责产业技术政策、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的职责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我国内燃机工业给予支持性的倾斜和认可,以使其能在发展的历程中同步和提前于配套主机行业,以形成科学发展观下的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金属加工在线)最新展会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 ||||||||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 ||||||||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