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企业切莫把农机补贴仅视为救命稻草
  • 发表日期:[2013-09-12]

  • dbzz.net

      不久前,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的公布了今年农机补贴的金额:217.5亿元。由年初传闻的271亿元一下子缩水53.5亿元。本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年初的271亿元并不是政府公开发布的数据,只是坊间传言而已,传言就不是板上钉钉,传言就可能存在变数。就是这样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在行业内,尤其是企业中,产生了近乎8级地震般的冲击波。悲情顿时笼罩整个市场,大家开始怀疑今年农机市场会否如年初预测的那样,沿着上升通道运行,一些企业开始调整市场预期,下调生产计划。

      其实,我们需要冷静的看待农机补贴。从纵向看,今年的补贴额度并不比去年的少,为何对大家形成如此的冲击呢?这是由两个误区造成的:第一,今年第一批的农机补贴资金200亿元已于去年提前下发,从时间上看,全年已经过去一半,大家误以为第一批补贴资金已经使用的差不多了,下半年只有不到20亿元的补贴。第二,近年农机补贴好像已成为一些企业的救命稻草,成为市场运行的风向标,大有什么都可以变,惟独补贴只能增不能减,否则企业就会断奶。对此,笔者从一些业内朋友的电话中感觉真切,其失望、担心、忧虑之情甚为浓厚。

      就第一个问题,笔者从媒体报道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机补贴资金仅使用了133亿元,剩余67亿元,加上17.5亿元的第二批补贴资金,下半年可用的补贴资金达84.5亿元,占全年补贴总额的近40%,补贴金额依然不小。

      就第二个问题,笔者感到这是一个必须改变的生产经营理念问题。毫无疑问,自2004年我国实行农机补贴以来,补贴金额年度增势强劲,成为农机市场强大的驱动力,在一些企业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即农机市场走势由农机补贴额度决定。一次,我去企业调查,一个分管企业销售的总经理与我开玩笑:老师,你的那些市场调研、市场策划、品牌推广……对现在的市场已经不起作用了,现在的农机市场是补贴市场,只要将公共关系做好,市场就可高枕无忧了。我听后大吃一惊,一是感觉这个观念很可怕,二是感觉长此以往这样做的企业很危险。

      笔者没有否定农机补贴在市场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的意思,农机补贴确实在推动中国农机化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农机补贴,中国机耕水平不会实现机械化,小麦全程机械化不会提前到来,水稻的机插水平不会快速提高,玉米的机收水平也不会产生飞跃式增长。但我们同时必须看到,在农机补贴形势下,一些农机市场依然跌宕起伏,一些农机需求依然张弛有度,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国农机市场有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不因农机补贴而兴旺,也不因农机补贴而衰亡。农机市场的根本发展动力是需求。

      今后我国农机补贴出现一些新动向是不可避免的。第一,农机补贴的补贴品类逐年增多,今年的补贴达到了12大类、48小类、175个品目,这决定了我国农机补贴资金不断分散。第二,农机补贴作为政府引导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三大作物逐渐实现机械化,其补贴的重点必将发生转移,一些“大众产品”可能逐渐淡出补贴范围,诸如与三大作物相关的一些机具。相反,作为“小众产品”的经济作物,因为机械化水平很低,或将成为今后农机补贴的重点。第三,市场需求才是决定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譬如今年南旱北涝的极端天气,导致我国的排灌机械同比增长150%以上就是一个例子。第四,在同样享受补贴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市场表现依然迥异,以上半年全喂入水稻收割机为例,整个行业销售严重下滑,而个别企业逆势增长、供不应求。

      农机补贴红利本来是好事,用好了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用不好,则可能成为“隐形炸弹”,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向。过分依赖必将产生严重后果:导致市场营销能力、产品研发能力严重衰退,导致市场研究、营销、品牌传播退步,导致技术、产品创新式微……企业不可不思矣。

    (来源:机经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