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际市场  
  • 日央行维持宽松政策 下调经济增长预期
  • 发表日期:[2014-01-27]

  • dbzz.net

    据金融时报消息,日本央行本月22日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货币政策委员在一致决定维持去年4月推出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的同时,下调了2014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预期。当天东京股市日经指数早盘低开,午盘因日本央行决定维持货币政策导致日元汇率走高,日经指数一度跳水超过160点。之后随着日元企稳,大盘出现反弹,最终收涨25.00点,报15820.96点,时隔一周再次收复15800点关口。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一部分投资者认为市场对进一步宽松的预期将减弱而抛出股票,但似乎大部分人认为会议结果符合预期。

    会后公布的货币政策决议显示,货币政策委员们一致同意维持货币政策不变,承诺继续以每年60至70万亿日元的规模扩大基础货币,还对去年10月发布的至2015年底的《经济及物价形势展望报告》进行了检验。日本央行对国内经济现状的判断为“缓慢复苏”,与去年的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时相同,连续第四个月维持此判断。不过,此次还加入了“也可以看到近来消费税增税前的突击消费需求”。政策委员们决定维持2015年度物价比上年度上升1.9%的预期值,认为消费税上调后经济恢复趋势仍将持续,物价将和预想的一样朝着摆脱通缩的方向继续上涨。央行还把2014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预期从此前的1.5%下调至1.4%。会议对去年10月发布的展示截至2015年末经济前景的《经济及物价形势展望报告》进行检验,将消费价格指数增幅(CPI,不含生鲜食品,剔除消费税增税影响)维持在2013年度0.7%,2014年度1.3%的预期。

    在22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委员木内登英仍提议将2%设为中长期通胀目标,但和往次一样这一提议被8比1的投票结果否决。此外,货币政策委员白井早由里反对日本央行经济评估中的部分内容,认为就业改善步伐必须也列为风险因素。在经济形势判断方面,日央行认为虽然企业设备投资向好,但也存在消费税增加前突击消费需求推升个人消费的一面,因此需要观察一段时间。在展望报告中,日央行维持了2013年度2.7%、2015年度1.5%的GDP实际GDP增长率预期,同时上调了对海外经济增长的评估,并称发达国家引领海外经济正在温和复苏。

    有关维持去年4月推出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货币政策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该行物价预测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并未成真;如果这些风险因素不发生,那么日本央行就没必要改变货币政策;日央行一直在密切关注市场,但现在没什么需要担忧的。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市场向哪个方向变动都有可能,但日本央行希望通过密切监控经济和物价来引导政策;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国内物价稳定,而非针对汇率;美国财政部长近期有关日元言论不会影响日本央行政策。但他没有对外汇波动予以评论。

    黑田东彦表示,上调消费税不会影响到日本经济良性循环的建立,许多日本公司可能会在春季上调基本薪资,上调基本薪资对于日本央行实现通胀目标非常重要。他还预计,2014财年底到2015财年,日本通胀率将达到2%左右,并称部分央行委员对物价持有更谨慎的看法。黑田东彦同时声称,欧洲的低通胀不会造成日本难以实现2%的通胀目标,也不认为其他国家的低通胀会拖累日本物价增长,无需担心欧洲将全球经济拖入通胀放缓或通缩。他认为,海外经济体下行风险有所减弱,欧洲和美国的经济复苏变得愈发明显,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已大幅下降,暂时没有看到经济上行和下行风险。

    (来源:全球五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