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仍任重道远
  • 发表日期:[2014-04-03]

  • dbzz.net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政府工作报告对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作了部署,提出“支持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网络”。

    中国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出去是必然的。

    不走出去就会遇到 “天花板”,走出去就会海阔天空;不把目光定位于全球,发展就会受限,只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才能赢得国际化的主动权。有专家建议,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要摆脱后发劣势。

    实际上,设备企业“走出去”正迎来新机遇。一方面,全球投资自由化继续推进。近年来,各国新出台的政策中,有利于外国投资者的政策仍占明显多数。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欧发达经济体企业资金链紧张,企业市场价值大幅缩水,为我国企业通过低成本并购获取先进技术、研发能力、国际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提供了难得战略机遇。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波兰等国家、美国多个州政府在华设立了联络办公室,旨在吸引中国企业的投资,并承诺提供优惠政策。

    电力设备企业走进国际市场后,如何解决后发劣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第一,我们是新手,我们遇到的所有竞争对手几乎都是国际级的超级选手。第二,我们是新面孔,所有市场早就被瓜分完了,想挤进去难上加难。

    的确,我国电力设备企业“走出去”得较晚,大多数“走出去”的企业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走出国门、勇蹈国际市场的,与动辄有着上百年跨国经营历史的西方大公司相比,无论在经验和管理水平、品牌知名度方面,都有着一定差距。我们是“迟到者”,正因此,国际市场上的座次早已排定,一个“迟到者”要想挤进去分享一块蛋糕,无疑是“虎口夺食”,其难度可想而知。

    设备企业对外投资与国际化经营面临“后发劣势”。在激烈的竞争下,被迫进入政治风险相对较高的国家与地区,承受着政局动荡、政策不稳定、海外财产与人身安全威胁等各类风险。设备企业海外投资在一些国家面临歧视性待遇。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产生了疑虑与担心,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贸易活动采取限制措施;一些国家限制中国企业投资于一些所谓“敏感”领域。

    要在最短的时间走过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面对后发劣势,“走出去”的企业别无选择,唯有比别人吃更多的苦、付出更大的艰辛,不屈不挠、创新奋斗,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走出去”才能走的更加稳健。

    (来源:全球五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