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际市场  
  • 欧盟尝试破解乌对俄能源依赖
  • 发表日期:[2014-04-21]

  • dbzz.net

      距计划中的4月17日俄欧美乌四方会谈还剩两天之时,乌克兰东部分离主义趋势展现出一丝缓和迹象,同时欧盟正在争取时间试图破解乌克兰对俄能源依赖。

      乌克兰代总统图尔奇诺夫本周一做出让步,表态说不反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自治公投,以授予地区更大的自治权。东部存在分离倾向的地区将代总统的表态看做让步。

      根据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警方15日表示,亲俄分离分子主动交出了其所控制的克拉马托尔斯克市警察局,该警局12日被武装民兵占领。顿涅茨克州警方发言人说,“他们是主动离开的。”

      目前,亲俄分离势力并未有更多撤退举动,他们仍然占领了乌克兰东部地区多个城市的行政管理机构和警察机构,并设置路障,包括工业重镇顿涅茨克的政府办公楼。

      欧盟外长们除了老调重弹的宣布将加大对俄人员制裁外,用更多的时间尝试破解乌克兰对俄的能源依赖。15日,欧盟外长们在法国开完会就传出消息,德国公司将为乌克兰提供天然气。

      德第二大电力供应商德国公共事业公司RWE AG周二表示,将立即经由波兰向乌克兰国有能源公司Naftogaz供应天然气。RWE说,将以批发价向乌克兰供应天然气,其中包含运输成本。

      此合约是RWE与乌克兰既有的五年供气框架协议的一部分,但该协议必须每年重签。在去年合约中,该公司向乌克兰输气10亿立方米左右。RWE没有透露此次估计将向乌克兰供应的天然气量。

      这份即时更新的合约成为乌克兰政治变迁和内部动荡后,乌克兰和欧洲能源公司签署的第一份供气合同。

      该公司称,如果能够从政治和技术上解决斯洛伐克与乌克兰边境存在的种种运输限制,那么西欧对乌克兰的供气量有望显著增加。乌克兰约40%的天然气靠俄罗斯供应。

      德国做出此项最新努力表明,在俄罗斯切断输欧天然气的潜在威胁下,欧盟成员国内部正在开始做出行动分担责任。

      参加完欧盟外长会的匈牙利外交部长贾诺斯?马尔托尼(Janos Martonyi)15日早上在布鲁塞尔说,针对俄罗斯切断输欧油气的潜在威胁,欧盟已在评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马尔托尼是在当地一个智库会议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在回答提问时特别强调说,如果俄切断对欧能源供应,这对有的欧盟国家来说只是失去一些投资和商机的问题;而对有的国家则是危及生存的问题。

      这位匈牙利外长说,欧盟内部需要“分担(对俄大规模经济制裁所带来的)负担”,设计出应对(俄可能的反制措施的)机制。

      同一天,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到访北京。俄国家对外广播电台俄罗斯之声报道说,拉夫罗夫认为乌克兰现行当局将联合国拉入在乌克兰东南部的违法行动不可接受。

      此前,乌代总统图尔奇诺夫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通电话,图尔奇诺夫建议联合国排除维和部队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实施联合行动。

      拉夫罗夫强调,不能一面呼吁对话,而另一面发出使用军队对付自己人民的犯罪命令,“这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对此实在让人倍感无奈”。

      同样令俄罗斯倍感无奈的是,美国在此间介入的程度越来越深。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上周末访问了乌克兰。俄外长拉夫罗夫周一已要求美方对此做出解释。

      俄罗斯之声周一还报道说,据乌克兰议会议员、乌总统候选人奥列格?察廖夫透露,乌克兰安全部门大楼一整层被美国情报机构人员占据,且禁止乌方人员入内。

    (来源:全球五金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