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市场分析  
  • 薄膜电池发展投资超晶硅电池7-8倍
  • 发表日期:[2010-05-04]

  • dbzz.net

        “薄膜电池成本比晶硅电池成本低,但动辄数亿元投资却是晶硅电池的7?8倍,再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同步产生的技术成本、设备成本、运输成本,其整体成本相比晶硅电池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甚至会做亏本。

        CMIC最新发布:“薄膜电池成本比晶硅电池成本低,但动辄数亿元投资却是晶硅电池的7?8倍,再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同步产生的技术成本、设备成本、运输成本,其整体成本相比晶硅电池并不具有明显优势,甚至会做亏本。”有关人士透露,目前薄膜电池的转化效率平均在10%左右,相比晶硅电池的17%?20%,还有一定距离。

        事实上,近期多晶硅价格的持续走低,已使薄膜电池材料成本的优势大打折扣。同时,高额的设备投入,也使得产业投资回报年限进一步拉长。更重要的是,国内企业尚未掌握薄膜电池生产的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的薄膜电池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很多设备与国际上最先进技术有10年的技术水平差距。”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国外设备制造商只卖设备,自身并不涉足薄膜电池领域,“而世界上最先进的薄膜电池生产企业,一般不向我国输出薄膜电池的工艺和技术。”

        据了解,目前赛维和新奥从美国引进的薄膜电池生产线,在国外仅德国国内拥有一条。生产线在引进时,并没有任何数据可参考,而是在全球采购后组装而成。“在对设备进行调试时,美方派来的专家对生产线的熟悉程度还不如国内的专业人士。”知情人士说。

        “再投(资)就会赔,若不投(资),已引进的设备就只能耗着。”有企业无奈地表示。

        目前一些企业的薄膜电池生产线建设已处于停滞状态。产业化为时过早立足于晶硅材料生产和研发的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对薄膜产业化则处于观望阶段。“主要是技术上还不够成熟。”该厂负责人表示。

        统计显示,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技术较为成熟晶硅电池占总量的70%以上,而薄膜电池只占约18%。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薄膜电池未来的确是具有前景,但短期内还很难与晶硅电池竞争。截至2009年底,我国国内各种薄膜电池产量占比不超过10%。他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有望上升到30%,但另外的70%还需要晶硅电池来支撑。

        据了解,由于一些企业跟风投资,而缺乏周密细致的市场调研,薄膜电池的订单也成了问题。

        “现在要推进薄膜电池产业化,为时尚早,毕竟这项技术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尚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大规模投资风险太大。”学会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国内电池企业还是应将重点放在薄膜电池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同时加强与国内设备商的合作,推动设备国产化,只有这样,才能为薄膜电池产业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来源:赛迪网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