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使用过程,发现BUG通过在线问题提交由开发人员确定后,本站将会给予一个月广告展示机会!
 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国内市场  
  • 主打技术环保牌 庞巴迪来中国推销C系列飞机
  • 发表日期:[2010-05-13]

  • dbzz.net

    在华设立合资总装厂,已经成为飞机制造巨头开拓中国民机市场的一条捷径。但全球第三大飞机制造商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ombardier Inc.)却无意效仿对手,而是试图通过研制全新的C系列飞机,使自己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0-149座级飞机市场的主导者。

    5月11日,庞巴迪商用飞机制造部门总裁盖瑞.斯格特(GARY SCOTT)对经济观察网表示,未来20年,C系列飞机所覆盖的100-149座级市场将需要6000架飞机,中国将需要其中的20%(约1200架),庞巴迪的目标是在这一座级的市场上获得50%的市场份额。

    C系列飞机是庞巴迪2008年7月启动的新型远程单通道客机项目,预计总投入约34亿美元,主打机型是100-125座级的CS100飞机和120-145座级的CS300飞机,计划2013年投入运营。该飞机首次将目前最先进的航空制造技术和工艺应用于单通道飞机,其中包括第四代空气动力学,更多的复合材料与先进铝合金材料,新一代技术的PW1000G发动机,以及最新的电传操纵、电刹车等系统技术。

    一系列新技术的集成使用,使得C系列飞机较之竞争机型,具有更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庞巴迪的资料用一连串数字列举了自身的优势:与同级别现产飞机相比,C系列飞机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20%,氮氧化物排放量将降低50%,安静度提高4倍,燃油消耗将降低20%,现金运营总成本降低15%。

    目前全球100-149座级飞机市场上的现役机型,主要是支线飞机的加长型或干线飞机的缩短型,前者如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 S.A.)EMBRAER170/190系列中的190/195飞机,后者的代表则是空中客车A320飞机系列中的A319飞机。庞巴迪C系列飞机是首个针对这一空白市场全新研发的机型。

    C系列飞机项目启动至今,已获得德国汉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国际航空租赁有限公司、美国共和航空控股有限公司3家客户的90架确认订单和90架意向订单。不过在中国,C系列飞机还未赢得订单。斯格特此次率领庞巴迪商用飞机部门的10余位高管访华,主要目的就是向中国的航空公司、租赁公司、金融机构推介被其称为“具有改变游戏规则意义”的C系列飞机。

    据了解,为了在华宣传和推介C系列飞机,庞巴迪在中国的销售团队曾访问过大多数国内航空公司,斯格特本人近期也拜访了几家潜在的客户。斯格特称,中国的航空公司对C系列飞机给予了积极的反响,重要原因是该系列飞机是100-150座级市场最为优化的机型,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即便在中国条件比较艰苦的机场,如西部一些地势较高、天气炎热的机场,也可以起降。

    斯格特表示,中国的航空公司将成为C系列飞机的客户,但由于庞巴迪和潜在客户刚刚开始初步接触,具体什么时间能在华销售第一批飞机,目前还为时尚早。

    庞巴迪商用飞机公司亚太地区销售副总裁庄格(TRUNG NGO)表示,目前中国很多航空公司都在寻找并评估100-150座级的新型飞机,用于替代老旧的100座级飞机,C系列飞机的推出正逢其时。同时,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开发西部,而C系列飞机非常适合中国西部。基于这些原因,他相信C系列飞机能在中国成功售出。

    近年来,为了开拓中国市场,波音公司(Boeing Co.)、空中客车公司(Airbus S.A.S.)、庞巴迪、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纷纷深化了与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合作,空客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两家制造商还分别在天津和哈尔滨设立了合资总装厂,总装主要销往中国的A320系列飞机和ERJ145支线飞机。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与哈飞合资成立的总装厂,成功地绕过了中国为进口支线飞机设置的关税壁垒,帮助其赢得了40余架ERJ145飞机订单。

    为支持国产支线飞机进入国内市场,我国政府2001年起对进口支线飞机征收5%的关税及17%的增值税(干线飞机进口的税率分别为1%和5%)。受此影响,庞巴迪生产的50-100座级CRJ系列支线飞机在这一政策实施9年以来,没有在中国市场卖出一架飞机。

    但即便如此,庞巴迪目前也没有计划在中国设立合资总装厂以促进飞机销售。

    斯格特对经济观察网解释说,庞巴迪做出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担心中方会学到核心技术,而是因为CRJ系列和C系列飞机采用的是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模式。这两个系列的飞机面向的是全球市场而不只是针对中国。

    不过他表示,庞巴迪在密切关注空客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华合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来源:经济观察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北制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承诺,并不负任何及连带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联系时请说明在东北制造网上看到的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条款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会员服务 - 免费注册 - 联系方式
问题请通过在线提问反馈 | 在线客户QQ:105452034 | 收费会员及广告咨询电话13332201705 技术支持:辽宁衡骏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 dbz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东北制造网(东北地区唯一制造业网上平台) 版权所有 辽ICP备2021008091号 辽公网安备21021702000105
为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7以上,或Firefox7以上浏览器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百强网站
诚信联盟
网络110
报警服务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